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赶尸,是湘西最神秘的文化,古老的赶尸术今 [复制链接]

1#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977629.html

湘西赶尸在历史上到底存在不存在?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赶尸到底是怎么赶的?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我们湘西最最神秘的湘西赶尸。

一、赶尸起源

湘西赶尸实际上是我们湘西的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而湘西赶尸在历史上到底存在不存在?答案是肯定的,湘西赶尸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它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国人“落叶归根”、“*归故里”的观念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赶尸既是我们湘西的一门古老的神秘巫术,也是一种职业就是运送尸体的行业,而一般人是胜任不了赶尸这门行业的,因为就最简单的来说,胆子小的喊你和尸体晚上在野外呆一起吓都要吓死。

而历史上的第一次赶尸,就要追溯到上古时代了。根据湘西泸溪县民间流传的一种传说,在上古时代,苗族的先祖蚩尤在*河一带与炎帝、*帝发生大战,尸横片野。在撤退的时候,蚩尤不忍抛下战死的士兵,就让阿普*司施法让这些战死沙场的士兵回归故里。

于是二人互换装扮,阿普*司使用了“五更大雾”法术将炎帝、*帝的追兵困在迷雾里,然后让蚩尤拿着符节在前面引路。阿普*司则站在战死的士兵们身边,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对着战死的士兵们说了一大通话意思就是要他们*归故里,不要死在外面,最后喊了一声“急急如律令,起!”,然后躺在地上的尸体纷纷都站起来了,跟在蚩尤的符节后面朝着家乡的方向规规矩矩的行走。

蚩尤

由于是阿普*司施法让大家能够南归,于是大家就叫他老司,一般我们湘西这边土家人的老司就叫土老司,而苗家人的老司就叫苗老司。而老司又是使用“五更大雾”这种雾术抵御炎帝、*帝的追兵,这个雾术后被称为了巫术。这就是最早的关于湘西赶尸起源的说法。

二、赶尸缘由

湘西赶尸,作为我们湘西的特有历史文化,一直很神秘,那么赶尸为什么只有我们湘西才有?赶尸的人都是什么人?在我们湘西,赶尸实际上又叫“移灵”、“走尸”,不是人人都能赶尸,赶尸的人还是有点法术的,一点法术都没有的人也不敢去赶尸,毕竟是在半夜里和尸体一起行走,当然我讲的这个法术有科学原理在里面,是一种秘术。赶尸这种行业既惊悚又辛苦,因为都是一般半夜十二点开始赶尸,到凌晨4点多就要休息,因为天要快亮了。赶尸主要是要承受两个方面的压力,一个是心理上要承受半夜里在大山里和尸体一起行走的这种恐惧压力,一个就是要熬夜需要体力,所以赶尸这个行当不是一般人能够胜任的。

为什么只有我们湘西才有这个赶尸?实际上并非只有我们湘西才有,但是在我们湘西这一带最盛行,所以流传下来的只有我们湘西赶尸了。

我们湘西地处湘鄂川黔边区,地理位置从*事上来看是易守难攻,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年代就是好地方。但是在和平年代从经济发展来看,原来交通确实是极为不便,不像现在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即使是现在,不靠导航的话,在我们湘西大山深处开车也是找不到方向的。

原来要把死在外面的人运回湘西或者把死在湘西的外乡人运回去,花费的成本极高,因为那时候没有车辆,基本都是崎岖的山路,很多水路也不通,即使水路通的,也要花大价钱请条船运输尸体。而那时候湘西这边河流水大又深,从东汉名将马援来我们湘西写的那句“滔滔武溪一何深!”诗词就可见我们湘西的水又险又深。不像现在我们湘西有的河流都干得比小溪还小,那时候湘西这边水流湍急,河里漩涡暗礁都有,搞得不好船一翻,莫讲尸体了,连活人也要冲得不见了。另外将尸体抬回去路途也不方便,而且抬着尸体在路上走不仅不方便而且很多地方也忌讳抬死人进村过路,抬着死人在路途上走来走去有点不大符合现实。

怎么样把尸体运回去才能做到省钱、省力、省时?当时的人最终发现用赶尸这种方式可以做到,赶尸看起来就是死人自己在走路一样,不用舟车,不用八抬大轿抬着走。当然这个就需要有点法术的巫师来担任赶尸这项工作了,我们称从事赶尸的人为赶尸匠,“匠”这个字就是体现要专业。赶尸都是半夜行走,白天休息,昼伏夜出,能够赶尸的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也就是要有点法术,有些人说赶尸的人就是蒙人的,这个死人家属都不是哈宝,就是现在我们湘西民间死人了也要请老司或道士先生做法事的,这是一种文化传承。而赶尸与我们湘西的老司或道士先生肯定是有关系的,他们必定是赶尸的参与者或者就是赶尸匠。

三、赶尸匠

赶尸匠就是赶尸的人,有了赶尸匠才有赶尸这个行业。赶尸匠实际上就是我们湘西的巫师或道士,土家人称土老司或道士先生,苗家人称苗老司或巴代雄。赶尸匠一定是巫师或道士,但巫师或道士不一定就是赶尸匠,因为赶尸匠是需要到外面几十公里远或几百公里远夜行的,一般巫师或道士不一定能够胜任,而且作为赶尸匠必须要有特别的技法,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如果讲当巫师或道士需要本科学历,那么当赶尸匠就需要研究生学历。

能够当赶尸匠从事赶尸这个行业,除了自己是巫师或道士外,还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赶尸一方面就是要胆子特别大,因为赶尸这个工作都是午夜时间工作,从半夜十二点到凌晨四五点,半夜三更的在野外与尸体在一起赶路,胆子不大肯定搞不好,而且半夜三更到深山里面万一碰到什么东西就更怕人了,所以当赶尸匠必须胆子要特别大,大到晚上走夜路什么都不怕。据说当赶尸匠首先就是要考察胆量,将一个东西放在深山中的坟山上,在半夜里一个人将这个东西取回来,才算有当赶尸匠的资格。

而赶尸另一个方面就是要身体好,因为都是午夜工作,而且赶尸所走的路多是偏僻山路,荒无人烟的地方,路不好走,尸体过不去的地方赶尸匠得背和扛过去,身体不好的话那是干不了这个工作的。

还有种说法说当赶尸匠要相貌丑一点和红花男这两个要求,这个其实只要能胜任赶尸这个工作,相貌不重要,是不是红花男,关系也不大。

除此之外,要当赶尸匠,还需要学习赶尸功,也就是赶尸技法,这样才能真正胜任赶尸匠的工作。赶尸功据说有三十六种功,比如让死尸站立功、行走功、转弯功、过桥功、还*功等,当然这个只是据说,真正的赶尸技法已经失传了,因为我们现在无法得到验证。但是赶尸这个行业是有的,赶尸匠也是有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四、赶尸对象

湘西赶尸,是我们湘西特有的历史文化,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赶尸是特定历史时期出现的历史产物,至于赶尸到底始于何时?目前并无确切考证,但是明清时代乃至近代关于赶尸的传说故事比较多。赶尸也并非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在历史上肯定是存在的,而且赶尸这个职业本身就是做好事,是把死在异乡的人运回湘西或把死在湘西的外乡人运回去,请我们湘西的赶尸匠也就是老司运回去,这个也是我们中国人“落叶归根”观念的体现。就是现在人死了我们湘西这边也请道士先生做法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至于道士先生或者讲原来的赶尸匠到底有没有法术那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湘西赶尸有“三赶三不赶”之说,其中“三赶”是指这三个方面:一是指被迫害死的可以赶,主要原因是他们大多是死得有冤情,这些人特别思念家乡和亲人,可以赶。二是指战争中死亡的可以赶,我们湘西人从古至今,凡战必参,像明朝时期抗倭战争,我们湘西男儿可以远赴三千里去打倭寇,这样战死在异乡的人要想办法让他们回归故里。三是在外谋生意外死亡的可以赶,这些人背井离乡,在外谋生不容易,死在外面不得安生得让他们归乡。

而“三不赶”则是指这三个方面:一是不明病死的人不能赶,也就是指因瘟疫而死的人,这些人如果赶回去,有可能给整个村寨带来灭顶之灾。二是上吊、投河等自杀的人不能赶,据说这些人阴气很重,难以制服。三是被雷劈死的、大火烧死的不能赶。据民间讲法,被雷劈了的,那是天地不容,死了不需要归乡。大火烧死的,肢体不全了,经不住一路折腾,赶不了。

其实从湘西赶尸这个“三赶三不赶”可以看出,这也是一种要珍惜生命理念的体现,希望每个生命都有一个圆满的归宿,不要想不开就选择轻生,不然都达不到赶尸的对象要求。

“三赶三不赶”只是赶尸匠的基本原则,也有不依这“三赶三不赶”原则的赶尸匠,在雇主给的价钱高或者苦苦请托下,不顾“三赶三不赶”原则就去赶尸。至于在路上是否发生变故,当然也无法得到证实。

五、赶尸过程揭秘

湘西赶尸,作为我们湘西特有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湘西最神秘的文化。赶尸到底是怎么赶的?尸体到底会不会自己走路?实际上赶尸并不是像影视里面的僵尸那样跳着走,尸体到底能不能自己走?10年前笔者曾拜访过我们湘西说会赶尸的老司先生,他说他学过赶尸之法但是没有运用过,还差几副配药,主要是现在也不需要赶尸了,无法验证。还有的专家学者讲赶尸之法在解放湘西的时候,最后一批赶尸匠由于被认定为从事迷信活动被抓了,此后赶尸之法就失传了。而笔者拜访的这个老司先生讲他还会赶猪,就是将刚杀的猪赶起来往前走,当时笔者也买不起一头猪给他赶一下看一看,而且他又讲使用赶尸之法会折阳寿,所以也就作罢了,总归是没有亲眼所见赶尸之法。

而赶尸匠到底如何赶尸,总的来说就是两种。一种就是使用赶尸法术,这是最上乘的赶尸方法。在赶尸行业中,将死人称为“喜神”,赶尸就是赶喜神。赶尸匠的道具招*幡和摄*铃、小阴锣、辰州符、赶尸鞭、司刀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在赶尸的时候,赶尸匠也就是老司先做法事,将“喜神”的*魄收回来,还要和被赶的“喜神”进行谈判,看赶得赶不得,如果“喜神”同意就赶,这是赶尸的前提,不然赶不动。做完法事后,赶尸匠也就是老司就将朱砂和辰州符先置于死人的耳、鼻、口三处,再将朱砂和辰州符置于死人的脑门心、背膛心、胸膛心窝、左右手板心、左右脚掌心等七处,据说是留住死人的三*七魄。赶尸的时候,赶尸匠就使用赶尸之法,大喝一声“起!”,“喜神”便会应声站起,然后赶尸匠一面敲打小阴锣在前面开路,领着一个或者几个“喜神”往前走,同时摇着一个摄*铃,让夜行人避开,警示活物勿近,昼伏夜行,直到“喜神”的家里为止。

赶尸演示

由于这种赶尸通常是半夜十二点到凌晨四五点的时候进行,这样的话活人一般看不到赶尸过程,使得这种赶尸具有神秘性。再加上“喜神”特殊的装扮,比如戴上斗笠,身上罩上一件宽大的袍子,从头罩到脚,让人看不清“喜神”到底是怎么走路的。根据我们湘西这种山路来看的话,跳着走不现实,跳着跳着就跳下了悬崖,应该是是脚一前一后走的。而按照这种赶尸法术来说,尸体是可以自己走的。但是赶尸法术现在已经无法得到验证了,它变成了一个传说,这是个未解之谜。

赶尸的第二种方法就是我们都能够理解的,那就是尸体也就是“喜神”不是自己走的,而是靠赶尸匠背或扛着走的。这个是靠人力赶尸的,没有法术体现,所谓的赶尸也就是人为操作的。赶尸匠掩人耳目,在晚上进行赶尸,实际上就是背着尸体走,当然这个就需要赶尸匠胆子和体力了,所以赶尸这个职业还是很辛苦的,毕竟半夜三更的在山林中背着死人行走,一般人胜任不了这个职业。

有种讲法说讲赶尸匠将死人肢解了,将死人的头部和四肢砍下来背着走,抵达死者家里之前将头部和四肢用稻草等缝合起来,让人看起来尸体又是完整的。这种说法似乎有点不通情理,如果不是死的时候身体就被肢解了比如被砍头了或断手断脚了,赶尸匠没有必要肢解尸体,费点力气背就是了,再说我们湘西这边一般死人后死者家属也会给死者穿衣服这些,赶尸匠如果弄一个稻草人来交差的话有点不符合现实。

赶尸表演

而最科学又可行可行的赶尸方法应该就是扛着走。那就是赶尸匠和死者也就是“喜神”一排走,用两根木头或者两根竹竿作为连接,将死者的腋下用两根木头或者两根竹竿固结起来,前后一个赶尸匠,将一个死者或者两个死者放在中间,然后赶尸匠将两根木头或者两根竹竿用肩膀扛起来往前走,死者由于袍子从头罩着脚,看起来就像自己走路一样,这样就造成了尸体可以自己行走的假象。

结语

赶尸这个职业早已销声匿迹,但关于赶尸的传说还在民间流传。赶尸过程不管是用赶尸法术赶尸还是用人力来赶尸,而让人看起来死人自己在走路一样,其实这正说明了赶尸匠的高明之处。与其说赶尸匠是法师会法术,不如说赶尸匠就是掌握了科学原理的魔术师,让世人看不懂是如何赶尸的,这也是正是我们湘西赶尸的神秘之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