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预约 http://m.39.net/news/a_9222272.html#上海开放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设计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还要懂艺术、懂经济、懂市场、懂管理、能创造、会设计,能在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视觉传达设计工作。下面带来上海开放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入学测试模拟题(部分),仅供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古希腊建筑最高成就是C。
A.凯旋门B.城市规划C.雅典卫城D.金字塔
2.A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成功的装饰手法。
A.彩绘B.刻画C.堆贴D.拍印
3.中国青铜很早就加入A,以降低熔点。
A.锡B.银C.汞D.金
4.我国古代植物染料中最常见的是B
A.朱砂B.靛蓝C.石青D.石*
5.A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的典型代表。
A.明代B.清代C.唐代D.汉代
6.A,青瓷已完全成熟,中国进入瓷器时代。
A.宋代B.六朝C.秦D.元
7.我国陶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是C
A.宋代B.元代C.唐代D.清代
8.英国艺术与工艺运动中影响最深远的评论家是D
A.威廉·莫里斯B.彼得·贝伦斯C.格罗佩斯D.约翰·拉斯金
9.魏玛国立包豪斯设计学校成立于C年,它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A.B.C.D.
10.以下哪一位不属于包豪斯的师资B。
A.康定期基B.莱特C.莫霍里·纳D.约琴夫·艾伯斯
11.意大利设计师罗莫齐设计的棒球手套形沙发是C的代表作。
A.波普风格B.宇宙风格C.现代主义风格D.国际主义风格
12.在汉代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A
A.董仲舒B.孔子C.刘安D.管仲
13.在宋代又称为“生色花”的典型纹样程式的是C
A.团花式B.穿枝花式C.折枝花式D.几何纹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出自于B
A.《荀子》B.《老子》C.《墨子》D.《庄子》
15.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C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A.15B.16C.17D.18
16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A,四
是注重装饰美。(
A.造型美B.色彩美C.形式美D.简洁美
17所谓“深衣”,就是在D的基础上将上衣和围裙连接起来。
A.上衣B.下裳C.围裙D.上衣下裳
18下列不是煮食器的是C
A.鼎B.甗C.觯D.鬲
19哥特式的艺术设计,主要流行于C世纪的西欧、中欧。
A.5—10B.10—12C.12—15D.16—17
20在西方被称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的是B
柯尔B.莫里斯C.拉斯金D.布朗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石器时代又可分为:ABC。
A、旧石器时代B、中石器时代C、新石器时代D、后石器时代E、早石器时代
2、希腊陶器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ABC。
A、“东方风格”B、“黑绘风格”C、“红绘风格”D、“白绘风格”E、“古典风格”
3、古希腊建筑的三大柱式是ABC。
A、多立克式B、爱奥尼克式C、科林斯式D、拜占庭式E、巴洛克式
4、德国工业同盟主要人物有BCD。
A、包豪斯B、穆特休斯C、凡德威尔德D、彼得贝伦斯E、约瑟夫·帕克斯顿
5.作为“新艺术”发源地的法国,在开始之初就形成了两个中心:BC。
A、马赛B、巴黎C、南斯D、里昂E、尼斯
6、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ABCD。
A、一是注重结构美B、二是注重材质美C、三是注重造型美D、四是注重装饰美E、五是注重色彩美
7罗马式艺术设计是AC相结合的产物。
A、封建王权B、贵族王权C、宗教神权D、平民艺术E、外来文化
8、在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表现最突出的三个国家是CDE。
A、法国B、英国C、德国D、俄国E、荷兰
9、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ABCD。
A、对埃及古代装饰风格的借鉴
B、从传统艺术的创新中获得创作灵感
C、舞台艺术的影响
D、汽车设计样式的影响
E、家具设计样式的影响
10、英国“波普”设计比较集中反映在BCDE等方面。)
A、珠宝设计B、时装设计C、家具设计D、室内设计E、平面设计
三、判断题
1、威廉凡德罗于年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 )
2、莫里斯的新婚住宅在设计史上被称为红房子。(√ )
3、唐三彩通常是*绿蓝赭等基本釉色交错使用。( √)
4、北宋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建筑学专著。(√ )
5、1885年,美国人本茨发明了内燃机车,汽车成为人类代步的工具。( ×)
6、宋代著名五大官窑是定窑、汝窑、官窑、耀州窑、钧窑(× )
7、圣家族大教堂是比利时著名建筑师霍尔塔的作品。(× )
8、第一件波普作品是理查德·汉密尔顿的《究竟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 )
9、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设计团体是意大利的孟菲斯设计集团,其创始人和领导者是设计大师索特萨斯。(√ )
10、人机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和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