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观看武侠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看见古时候的女子会在手臂上或者额头上抹一点点嫣红,这是一个记号,可是对于古时候的女子来说却非常重要,这代表她们的守宫砂。
剧中很多情节都提到了这个,比如小龙女被尹志平侵犯之后便靠到了杨过怀里娇羞的说道:“我的手臂上有一个守宫砂,刚被你一弄已经消失不见了。”
《倚天屠龙记》之中,纪晓芙被杨逍诱惑失身之后守宫砂也不见了,她怕被自己的师傅看见,最后只能是逃之夭夭。
守宫砂在武侠小说之中出现的频率这么高,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她究竟有没有作用呢?
守宫砂何时出现的?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女性思想也比较保守,这其中尤其是贞洁她们看的最重,甚至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女子一旦失去了贞洁,很多刚烈的女子就往往会选择自尽。
不过古代可没有现在这种技术,因此也很难辩解这女子的身价是否清白。
而关于守宫砂何时出现的也一直是一个谜,不过根据现在出土的文物来说,一般都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在汉代:
根据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的竹简记载,这上面记载了女子守宫砂的记载,相传守宫砂之中守宫二字是一只壁虎。
一开始他们会将这支壁虎放在罐子圈养,然后将炼丹用的朱砂喂它吃,这样等到了一定时候,它的体液就形成了特殊的液体。
将其滴在女子身上就会保持鲜红,一旦女性失去贞洁,那么这抹鲜红就会消失。
这种说法很有传奇色彩,外加上根据出土的竹简推断,这应该属于先期时期的产物。
第二种说法则起源于宋代,宋代以后由于程硃理学的发展,社会对于女子的约束越来越重,外加上靖康之耻的时候大量女性被金人掳走,这些士大夫并未将毛病在自己身上寻找而是一股脑地归咎于妇女。
其中朱熹更是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谬论,他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社会的糟粕,女子在死了丈夫之后甚至不想让她们改嫁,而不守妇道的女人则会被“浸猪笼”。
这在宋代以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宋朝以前虽然也是男权社会,可是对于女性的压迫没有那么重,像卫青的平阳公主、汉景帝的王皇后,在此以前都曾经嫁过人。
而且我们从武侠小说之中的年代也可以看出,“守宫砂”在宋朝之后出现的频率也比较多,因此这种说法也常被别人认可。
守宫砂究竟有没有用?
守宫砂作为古代社会男人用来控制女人的手段其一直存在着争议,在文人墨客的书籍之中也经常有着记载,不过这究竟灵不灵只有古人自己知道。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之中曾经记载了守宫砂的用处:
点臂之说,《淮南万毕术》、张华《博物志》、彭程《墨客挥犀》,皆有其法,大抵不真。
他认为这些都是江湖术士的片面之词,很多都并非真实的,而且其认为这个法子偏方太多,对人造成的后遗症实在不可预计。
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人也开始对守宫砂产生了怀疑。
不过从生物学来看,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可能行得通的。
第一点,壁虎本身就很小,朱砂这东西像石头一样,以壁虎的胃容量如何消化这硬邦邦的东西呢?而且壁虎本身就是以吃昆虫为生的,一旦吃下去这东西就会难以消化而被活活胀死。
其次,壁虎这东西虽然会变色,可是那是遇到特殊环境才会变色,而壁虎就算吃了朱砂也会将其排除体外。
而且从医学来说,人的皮肤除了刺青和伤疤之外,不可能存在洗不掉的东西。
所以,这东西在现代看来可能并没多少用处。
在小编看来,这可能是古时候对封建女性的一种束缚,让她们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三纲五常”的束缚,所以程朱理学之中的很多学说确实是遗祸千年。
而主张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自己本身就是一个伪君子,用“菩萨”的模样来道德绑架别人,自己则干许多偷偷摸摸的事。
所以小小一颗守宫砂就能看出封建时代妇女有多么的悲惨,有些人之所以喜欢杨过可能就是喜欢那种洒脱,对封建时代那种害人不浅的封建礼教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