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健:别总渲染“公务员悲情”
这两天,一则题为“科长月薪3000不敢参加同学聚会:脸往哪儿搁”的新闻颇受关注,但从友们的评论来看,同情科长的极少,讽刺、揶揄、不屑的占压倒性多数。 这两天,一则题为 科长月薪3000不敢参加同学聚会:脸往哪儿搁 的新闻颇受关注,但从友们的评论来看,同情科长的极少,讽刺、揶揄、不屑的占压倒性多数。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公务员薪酬待遇的 悲情新闻 一条接着一条,有些确是实情,有些则属 选择性关注 。但眼下看来,这类新闻非但未能获得同情,反倒激发了公众的逆反心理,即类似新闻越多,越会被当作 涨薪的前奏和铺垫 ,悲情渲染得越用力,越会遭致舆论的强烈反弹。 在一些友看来, 科长月薪3000不敢参加同学聚会 只能说明是这位科长太虚荣、玻璃心,把官场思维带到了同学会。莫非科长一定要在同学会上各方面高人一等、风头出尽才算是正常?更何况,月入3000是高是低得看跟谁比,有些友觉得自己要能每个月稳稳当当、体体面面地拿到这个薪水 做梦也会笑 ,比风吹日晒、保障全无但账面收入过万的泥瓦工强得多。 个案之外,还有更为普遍的质疑与分歧。譬如公务员的价值与薪酬水平是否相符,即在嫌工资低的同时,也要问问自己的劳动究竟能值多少钱;譬如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喊了这么多年,但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譬如公务员铁饭碗至今依然如故,只进不出仍是常态;譬如没见多少叫苦的公务员离职,倒是每年的公务员考试依然是千*万马过独木桥;譬如在一些地方,普通公务员年薪数十万并非天方夜谭
与官方和部分专家学者逻辑不同,公众的逻辑是 事实胜于雄辩 。即你说你工资低,请给出你该拿高工资的理由;你说你压力大、晋升无望、前途渺茫,为什么不另谋出路?公司职员、企业员工能根据市场要求变动职业和岗位,承受风险和压力,公务员为什么就不能?一面说这不好那不好,一面还就是 呆在火坑里不愿出来 ,甚至一帮 傻子 还排着队 往火坑里跳 ;一面反反复复地诉说悲情,一面就是不动真格儿地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明规则和潜规则,这样的反差和矛盾,只会进一步强化 这个群体就是特宝儿 的印象,激化民间的对立情绪。 今日之中国,任何一项改革都必须获取最广泛的社会共识方能顺利推进,否则必然步履维艰。这一点,从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社会事件即可窥见一斑。在公务员薪酬体系调整的问题上,同样需要找到民意的最大公约数。最佳的方法和途径当然不是叙述悲情,而是快速、有效地根除痼疾。所谓快速,就是废除养老金双轨制等不合理制度要比建立涨薪制度快,不能后者像兔子跑,前者像乌龟爬。所谓有效,就是革除积弊要实实在在,而不是吹吹风、做做样子,甚至假改革、真逐利,譬如号称打破铁饭碗,工资待遇都上去了,但基本还是只进不出;譬如号称打破双轨制,结果待遇不降反升,等等。 把与公务员相关的各种特权、灰色收入、潜规则等统统剥离,才有资格说服纳税人给这个群体一个 阳光定价 。只要物有所值,只要阳光透明,就是把月薪三千上调到月薪三万,也能理直气壮,得到认同。相反,总是不清不楚,不明不白,想靠打悲情牌去感动公众,只能是天真的一厢情愿。作为社会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公务员群体理应被善待并获得合理的服务定价,要让这个群体越早摆脱矛盾和焦虑,就得越早着手将其置于阳光之下,而非另寻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