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玉器的材质变化与材质选择辨识方法玉见沈 [复制链接]

1#

玉质的变化与络裂一样,玉质地发生变化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地下温差和地压地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才会发生这种改变和作用。

恒温持久的地质外在作用,加上特殊漫长的时期,逐步使古玉渐渐的失去原有的结构而无法招架,而终至于在原本松散的位置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本色”,形成了玉石材质的变化(或称质变);玉石材质的变化虽然也是一种受沁现象,但与大家所熟悉的沁色所不同的是,玉石质变是一种由内及外的结构变化。

因此,质变除了可以在外观上缺少一些受沁的表面征象,而内部质地的变化却成了主要矛盾。

下图为商代晚期玉器。

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在这件器物的身上,器表打磨的十分滑腻光亮,几乎找不到一丝由外而入的蚀斑。

试想,如果我们将这两件器物件阴线中的朱砂清洗刷净,如果不是从地下考古现场挖掘而出的物品,还有谁能相信它们竟然已经沉睡了千年以上?

这也是一种奇迹,但是了解了古玉的制造和加工,就并不奇怪了。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从现有的资料图片中,可以发现除了玉器形的特征之外,这两件古玉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玉质的色泽均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均匀的变化。

在上图中的商代晚期兽面玉饰上,玉器的边缘部分渐显泛白而透亮,这件兽面玉饰,出土于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地,现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在下图的兔形玉佩中,可以明显地看见褐色沁痕直入玉内部肌体里。这也是收藏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件商代晚期玉器,出土于山东滕州市前掌大墓地。

这种形态,便是玉器自身的内部晶体结构在外部环境下发生的根本性变化的结果,跟玉器沁色形成的原因类似,但是产生沁色的起始点不同,除了大自然造化,别无其它的解释方法。

而恰恰是因为出现了这种特殊的形态,常常会导致那些市场上犯有“经验主义”毛病的古玉藏家或专家走眼,他们以为古玉的器表,必定唯蚀斑或钙化而形成!那实在是一种误解。

须知,古玉之所以被称之为“古玉”,有时并不仅限于我们认识范围内的表象,古玉的表现形式也是千姿百态的。

通过这些可以认定,有些古玉,因地域条件不同,南北差异的不同,水土环境的不同所引起玉石结构成分改变的差异,确实会存在。

因此,即使它以另外的一种新的面目呈现在我们面前时,也不足为法。

在这里,对于质变发生的古玉的识别似乎也有“门”可入,那也就是透过玉石质地变化后色泽晕散而又过度自然的玉色,看是否与玉器本身所呈现的原始玉质能够浑然一体,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察点,便是我们鉴辨古玉质地变化古玉真品赝品的关键。

除了古玉质地方面的变化以外,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质地的选择,这个话题已经写过很多文字了,但是很多人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丝疑惑,私信多了,这里一并回答给大家。

我们知道,古人玉石的材料选择和取材是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特点的。

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一直延至两汉,大体上可以确定的是,以殷商为界,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殷商之前用玉非常杂糅,且以就近取材的原则,各种地方玉居多。

但是到了商周以后,主要是西域的疆域管辖范围出现了变更,玉石的材质则基本以产自于新疆的和田软玉作为主要使用材质,中间也掺杂有大量的各色地方杂玉,用玉纷杂,益显丰富多彩。

一直到战国和两汉时期,新疆和阗玉的使用达到顶峰,这个制作的材质标准在业内一直沿袭至今。

同时在玉石界选择和使用新疆材质的这条古玉的使用脉络,几乎已成常识。

但是从考古的挖掘中我们也发现了些许不同,就是提醒大家,对任何事物的正确认识,我们依然必须依赖于辩证法。

这也是证明了事物存在的特点,既有它的普遍性,也一定会有它的特殊性,除此之外,没有绝对的标准。

针对古玉材质的选择而言,每一位收藏玉器的爱好者除了应该对每一个时代用玉特点有个比较清晰的整体轮廓外,也应该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用玉材质有个基本的了解。而且这一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忠实于科学的考古发现。

经常有人留言提醒我见到的太少,告知我他手中就有红山文化的羊脂玉和龙山文化的和田玉,我都不予反驳,如果连基本的科学态度都没有,拿着自己的标准去推翻科学考察的结果,不是见识的问题,只能是方法和心态的问题。

因此,玉器的鉴定首先一定要掌握材质识真,而材质识真的前提就是先学习玉文化的发展常识,就是要求我们能够以人类历史科学和矿物学的标尺,正确地认识各个时期古玉存在的材质特点。

上图就是一件西周晚期玉器,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墓地,现收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

这件被现代人称作为“玉簪首”的古玉,在外观没有明显的沁蚀痕迹和标准器可以比照的情况下,材质的特征就成了辨识的主要依据了,当然同时结合其他一些微观识别。

根据眼观的外部表象可以认为,此种玉料温润而又色泽柔和,自带浅黄或略带青黄色泽的玉材,是新石器时期以来,尤其是红山文化以来,出土玉器中较为常用的材质之一。

这种材质的特点十分明显,无论是从材质、颜色、光泽等方面参照来看,可以肯定,目前还没有发现更多同类矿产,也没有什么类似的矿物质可以与之比拟乱真。

无独有偶,同为西周玉器,图中的鱼形玉饰则来自另外的一处玉矿质地,这是出土于山西省洪洞县永宁堡的西周墓地,现存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从图片上看,它应该是属于新疆和田软玉材质的一种。

这种材质略带灰白、玉表润泽、质地里遍布芝麻状墨点的玉材,在出土的实物中经常见到,千万不要以偏概全,贸然否决,这恰恰是商周至两汉时期,在出土器物中用得较多的玉石种类。

此类玉石矿脉目前基本已经绝迹,但是从玉器中我们可以总结和归纳出材质的特点和差异,虽然历经千年,此类物品出土后稍加擦拭,看上去还是那样的新亮和干净,但是此类器物具有时代独有的取材地点,仅此一项就可以肯定了它的真实“年龄”。

由此可见,鉴识古玉,学会掌握“真材实质”的本领,拓宽自己的眼界,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