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来自陈村桔农的求助这是我种桔30年来最 [复制链接]

1#

“这是我种桔30年来最难的一年!”当寒潮掠过,做了卅年桔农的流叔和幸姨“望桔兴叹”,其花费数年打理的数百盆“大桔”,或面临“躺在土里发烂”的残酷结果。“能卖一盆算一盆了。”

此时,正是顺德陈村年桔披上金黄橙衣的最好时节,然而,长好的年桔无人赏、无人购,让数千名以种植年桔为生的桔农“一筹莫展”。(详情阅读《特稿|遇滞销“寒流”,“年桔之乡”寻自救良方》)

位于广佛交界的“年桔之乡”顺德陈村,是中国年桔的最大产区、集散地。在这里,桔农种植的年桔种类繁多,无论是精致小巧的四季桔、金旦果,还是大颗饱满的朱砂桔,无一不都饱含了桔农的心血。

疫情防控之下,花市接连撤档,年桔遇滞销,桔农一年心血或“打水漂”。在这其中,选择种植中大盆桔的桔农,更是面临“血亏”的风险。本次,广州日报记者“携手”结对一对桔农夫妻,开启年桔“融媒+”销售新模式,义务助农、送上温暖。

陈村石洲桔农流叔、幸姨在桔场等候买桔人。两人携手走过风雨,做了数十年桔农。“腰斩”的订单

“花市说不开就不开了,我们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流叔和幸姨的桔田面积有4亩大。大棚里,年桔一盆挨着一盆,红彤彤的朱砂桔挂满了枝头。这本应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但现在流叔和幸姨愁容满面。

流叔说,往年这个时候,年桔早就卖出了七成。那时桔田前的小路上采购车辆络绎不绝,这边客人还在写订单合同,那边又有新客人进来挑选,一片繁忙的景象。但是,受疫情影响,今年各地花市相继取消,年桔订单遭遇“腰斩”,大片的桔田门可罗雀,“问桔者”寥寥。流叔无奈地说:“有熟客取消了订单,有熟客干脆不接我的电话,现在只卖出了三成。”

年桔滞销,幸姨一筹莫展。市场行情不景气,也让今年的年桔价格受到一定影响。以一盆50公分的朱砂年桔为例,往年可以卖到近元,今年少些钱都可以在桔场直接带回家。

让流叔无奈的是,行情已如此,却有不少客户恶意压价,让原本谈好的生意又打了水漂。流叔和记者说,之前有客人商量好了价格,还付了0元订金,过几天却又打电话来想压价,以“白菜价”卖,这让他非常头痛。“桔农也是要生存的,不是吗?”

13日上午,流叔盼来了一个熟客的电话。报出价格后,客人说要跟去年的价格对比一下,流叔忙说:“你放心,今年肯定比去年优惠的!你来挑,品相都很好的!”幸姨在一旁着急地小声提醒:“要20盆的话给他优惠点,给他便宜点!”客人在电话那头说,再看看吧。

挂上电话,夫妻俩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你开价不要那么高!”看着来往的车辆,幸姨开口埋怨道:“人家如果问了别的桔农,比我们低就不来了。今天已经初一了,成天都没人来看看。亏是亏定了,没得商量了,就是希望别全部都烂在地里。”

在妻子的絮叨声中,流叔整理了一下口罩,把双手插进裤袋里,一句话都没说。

风雨中的“年桔夫妇”

销售遇“寒流”,但对于选择种植中大盆桔的桔农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流叔和幸姨就是其中之一。

年,幸姨开始种植年桔,后来流叔也加入进来,从最初的小盆年桔,到顺应市场需求而种植的大盆年桔,夫妻俩几十年的心血都浇灌在桔田里。

选择种植大桔,就选择了与时间“做朋友”。摘新芽、嫁接、育苗、浇水、施肥、杀虫、改成盆栽、护理、修剪造型……一盆靓的大盆桔,至少经过三年的看护、修剪,才能成为商品上市。

望着身边一盆高近三米的朱砂大盆桔,流叔在介绍的时候,双眼“闪烁”着自豪。“从嫁接开始,4年时间,看着它长大。现在挂果了,像一枚靓女,就等它‘出嫁’了。”流叔说。

每一盆桔,都是两人的心血。让人心疼的是,长年累月的辛勤劳作,让两人的身体不同程度地遭遇“劳损”。

64岁的幸姨伸出粗糙的双手,拇指关节已经错位,掌心的伤痕凝成了纹理。“别人都不敢握我的手。”幸姨又指了指套在沾了泥巴的雨鞋里的左腿。两年前,她爬上桔树时不小心摔了下来,摔断了左腿,住了19天医院,花了两万多元。

流叔最怕遇上台风天,一旦年桔被吹倒在地,压坏了年桔的一侧,这盆年桔就报废了。他还清楚地记得,年的台风“山竹”来袭,凌晨1点多,焦心不已的夫妻俩匆忙骑摩托车赶到桔场,在大风中守着一盆盆年桔。

风风雨雨,流叔和幸姨一起扛过来了。然而,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流叔说,大盆桔的生长周期长,也让他们难以针对疫情作出及时调整。明年他们还是不得不继续种年桔,因为当季年桔的桔田外,是他们几年前栽下的桔苗,要到明年才能挂果。

幸姨望着卖不出年桔一筹莫展。“今年是种桔30年来最难的一年。”幸姨有点哽咽。

“我每晚都睡不着。”这段日子,幸姨迷迷糊糊睡到晚上12点就会醒来,在对年桔的忧愁中挨过一个个难熬的夜晚。对于这一对“年桔夫妇”而言,每盆年桔不仅是两人多年种植技艺的展现,也承载着他们对辛勤劳作后得到回报的期许。

仍在小路等“问桔者”

面对今年的销售寒冬,夫妻两愁容不展,坦言至少要亏损十几万元,现在只能卖一盆算一盆,尽量减少损失。

更令他们难受的是,如果年桔最后卖不出,下一年的种植又迫在眉睫,他们还要花钱请人拔掉辛苦种下的年桔,那又将是一笔额外的开销。

在儿子的帮助下,今年流叔的年桔也“试水”了网上销售,但效果并不明显。尽管销量惨淡,但流叔和幸姨仍抱着一丝希望,每天早早就来到桔场守着,在为年桔浇水、护理的同时,他们一直盯着桔田前的小路。好不容易看到路过的零星几个客人,他们就会上前招揽:“过来看看吧,各种规格的桔我们都有,价格绝对优惠!”

在陈村,桔农们也正“抱团取暖”,在线上线下分享一些市场行情。

两人仍在桔场小路等候有人“问桔”。看到有路过人看桔,幸姨面容露出微笑。一位桔农骑摩托车来告诉流叔,刚帮他牵线卖出了几盆年桔,客人明天就上门来拿货。“谢谢!真的谢谢你!”流叔握了握对方的手,脸上流露出了笑容。

在桔农积极自救的同时,为应对疫情带来的销售影响,陈村镇从本月开始也将发起一连串云上助农举措,包括“云花市”、“云销售”等,同时开展融媒体大赛,发动媒体积极参与助农,用融媒体手法为桔农“一对一”开展“带货”推介服务。

作为参赛媒体之一,广州日报记者“携手”结对桔农流叔和幸姨,开启年桔“融媒+”销售新模式,义务助农,不收桔农一分钱,尽力帮助他们推广年桔。

采访结束时,白茫茫的霜在阳光下渐渐融化,放眼望去,茫茫桔海中金浪翻滚,鼻尖沁人的是桔香芬芳。流叔和幸姨依然站在这片“金色田野”里,盼望着这个寒冬能尽快过去。

流叔幸姨桔场以中大盆朱砂桔为主,尺寸在50至公分(适合家庭大门、楼盘、小区、企业、工业园及工厂等场景摆放),经过长年累月的打理,桔场年桔形态、挂果好,“颜值”高。

流叔幸姨的桔场

桔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