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防治忧郁症 [复制链接]

1#

《中医基础理论》认为情志是传统医学对西医情绪的特定称呼,就是现代心理学中的情绪的中医称谓。中医学的情志理念,是从《内经》的七情与五志发展而来的,所谓“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则是“喜怒思忧恐”。

为什么说情志病很难治愈,医学上认为情志病是情志刺激即七情内伤而成。如过于强烈的精神刺激成持久的不良因素超过了人体的调节范围,就会造成气机逆乱,气血失调,成为疾病。痰、瘀、郁是脏腑内伤而导致的病理结果。颜师认为,痰即人身之津液,痰的产生,首先责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的失调,其中以肺、肾、脾最为重要。若一脏失调,则可相互影响,导致情志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心神不宁、心肾不交等,都会引起情志病,对脏腑进行调理,可治疗情志病。如肝气郁结时可能会导致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病、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失眠等疾病,可使用逍遥散、小柴胡颗粒、柴胡舒肝丸等药物疏肝解郁,可改善情志变化,对病情的好转有帮助。

心火上亢、肾阴虚会导致心肾不交,有失眠多梦、五心烦热等症状,可用天王补心丹、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等交通心肾,促使阴阳平衡,也可缓解情志病。具体用药需遵医嘱,不能擅自用药。

心伤情难自控也会导致情志病,可通过修心养性调养心神,如养气固精壮神、静心寡欲养神、调心顺志凝神、修德养性安神、健脑益髓培神等,有利于病情缓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