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山花椰菜原薤白轮作模式优化,农民高 [复制链接]

1#

高山夏秋花椰菜、薤白闻名省内外,深受当人们的喜爱,高山花椰菜是屏南县的农业支柱产业,随着国家对农业的大力扶持和先进栽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高山蔬菜生产水平和规模走在全省前列,在茬口调整、品种选择和技术创新上取得新进展。但是由于长年种植花椰菜,土壤连作障碍严重,近年来屏南县高山花椰菜种植面积锐减、规模化生产下降、品质下滑等问题凸显。鉴于此,本文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夏秋时令花椰菜-冬春薤白轮作模式,改一年三熟制为一年两熟制,以期探索缓解连作障碍、改良土壤环境、实现单位面积土地高产的途径。本文从良种优选、适时育苗、培育壮苗、中耕除草、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该模式的栽培要点。

1茬口安排和良种选择

夏秋花椰菜于4月下旬~5月上旬采用小拱棚保温育苗,5月底定植,8月中、下旬采收。冬春薤白于9月上旬定植,翌年4耀5月初采收。夏秋花椰菜优选当地主栽品种禾峰65天、农福cc原65天、高山宝60天等耐热性较强的早中熟品种。薤白优选耐寒性强的品种木藠。

2夏秋花椰菜栽培

2.1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高燥、通风凉爽、排灌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做苗床,于播种前深翻晾晒,耙碎土块,每m施腐熟过筛的农家粪肥kg、复合肥5~8kg,混匀土肥。整成宽1.3m、长6~8m的畦。畦与畦之间挖宽30cm、深10~15cm的沟,与排水沟相连,以利排水。

2.2播种

在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多采用营养块育苗。苗床浇透水,耙耘10cm表土且抹平畦面,然后按6cm伊6cm伊5cm的规格在苗床上划方格,稍晾晒后,在方格上用手指扎深约0.5cm小孔穴,按穴播种,每穴1粒,播种后覆盖厚0.5cm的过筛营养土,并覆盖一层稻草或遮阳网,保湿防晒,2~3d后撒去遮盖物。

2.3苗期管理

出苗后及时搭盖遮阴棚,可用遮阳网加塑料薄膜做成小阴棚,防暴雨、暴晒,但盖膜切忌盖严,四周离地面30cm,以利通风降温,防止烤苗。遮阳网要按时揭盖,阴天不盖,大雨时临时加盖薄膜,至定植前5d完全揭去小阴棚进行炼苗。当幼苗真叶张开后及时在幼苗根际薄覆营养土1次,避免根部外露倒伏,还可保墒,降低土温,调节小气候。苗期可视苗情长势,追施1~2次0.2%尿素液,并注意防控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蚜虫、跳甲等病虫危害。

2.4大田栽培管理

2.4.1园地准备

选择土壤肥沃,能灌能排的田块栽培,施足底肥,夏秋季栽培花椰菜为早中熟品种,生长期短,对土壤营养需求迫切,底肥应以速效的45%复混肥25kg与腐熟的农家肥kg或商品有机肥kg混合施用,按畦带沟宽1.3m,双行“品”字型定植,株行距50cm伊50cm,每m种植株左右。

2.4.2移栽

由于夏季种植早中熟品种,整个生育期都处在高温环境中,植株生长较快且易早花,应严格控制苗龄在(20依3)d。当幼苗长到4叶1心时,提前1d浇透水,以便定植时起坨。起苗时要做到土不松坨,不伤根,随起随栽。定植后立即浇透定根水,以利缓苗。

2.4.3田间管理

为获得高产优质的花球,务必在春化之前生长出强大的叶簇作保证,因此,叶簇生长期间要及时满足其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使叶簇适时旺盛生长。缓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m施尿素7~8kg或浓缩海藻肥5kg兑水浇施。追肥后约7d进行第二次追肥,每m施浓缩海藻肥8kg或氮磷钾复合肥15kg兑水浇施。浇两水后浅中耕一次,以后视植株生长情况再施1~2次薄肥。当心叶开始旋拧时,现蕾花球达3~5cm后,每m用复合肥20kg加硫酸钾10kg或相当数量的草木灰兑水浇施。

对缺硼、镁、锌、钼元素的地块,要及时根外追施硼、镁、锌、钼肥1~2次。在高温干旱时,除正常肥水管护外,可沟灌“跑马水”降温保湿,促进根系生长。总之,定植后保持土壤湿润,营养充足,不受涝、不受旱,在整个生育期内肥水管理要一促到底。

2.4.4病虫害防治

夏秋季花椰菜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猝倒病、霜霉病、黑腐病、软腐病、细菌性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蚜虫、黄曲条跳甲、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

(1)霜霉病

在发病初期,用金雷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倍液或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防治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每5~7d喷一次。

(2)立枯病和猝倒病

两种病可兼治,幼苗期用床土消毒法,把苗床底水打好,用绿亨一号(95%恶霉灵)倍液淋湿苗床,播种后,每10m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50g拌火烧土或细土80kg左右,覆盖在种子上面。发病初期,用绿亨一号倍液或2.5%适乐时悬浮剂(咯菌腈)~倍液喷洒茎部,每隔3d左右喷1次,一般喷1~2次。

(3)细菌性黑斑病、软腐病、黑腐病

发病初期喷洒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0%噻菌铜(龙克菌)悬浮剂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倍液,5~7d喷一次,连防2~3次。

(4)菜青虫和小菜蛾

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可每m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倍液,或2.5%联苯菊酯乳油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倍液喷雾防治,喷药后应仔细观察效果,如药效不够应及时补喷。

(5)黄曲条跳甲

防治上要注意清除菜地残株落叶及杂草,消灭其越冬场所。药剂的选择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倍液或20%啶虫·哒螨灵微乳剂倍液喷雾。

(6)斜纹夜蛾和地老虎

可用黑光灯或糖醋盆等诱杀斜纹夜蛾和地老虎成虫,也可用5%抑太保乳油倍液、20%灭扫利乳油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倍液等喷雾。2.5收获花椰菜要分批采收。当小花球拳头大小时,束叶盖花防晒,最好选择无病斑老叶,将其扭转到中央将花球遮盖。当花球肥大、质地致密、表面平整,花球无散开时为采收适期,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则会使品质下降。

3薤白栽培技术

3.1良种选择

种薤务必选择无病区的健壮薤白鳞茎作种,选用适应性广、高产抗病的“鸡腿形”良种,如木藠。木藠分蘖能力较弱,2~4个鳞茎并生。适应性广,耐瘠,耐阴,耐寒性强,不耐热,抗病虫能力强。宜选大小均匀,鳞茎横径达1.0cm以上,无虫蛀、无病害,符合品种特征的种薤,栽种时应修剪掉枯枝、黄叶。

3.2整地作畦

前茬花椰菜采收后及时深翻暴晒,整地作畦,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m施火烧土杂肥或腐熟农家肥kg、硫酸钾复合30kg、硼锌铁镁肥1kg。在整好的地块上作畦,沟宽30cm,沟深10~15cm,4行平行穴栽植。

3.3适时种植

适合于越冬栽培,南方高山区宜在前茬作物收获后,于9月中旬~10月上旬直播。过早种植薤白芽尚未萌动。过迟种植在年内生长时间短,因气温低、生长慢而影响产量。按行距25cm,株距10cm将薤白按顺序斜放在种植沟内,再覆盖3~4cm厚的细土,注意覆土厚度不宜太浅,否则后期薤白易外露变绿影响外观及品质,四周覆盖稻草保湿防草。每m薤白用种量约kg,每穴放种薤2粒为宜,每m栽1万~1.2万穴。

3.4精准施肥

为达到高产优质必须重视有机肥和钾肥的合理搭配施用,特别是钾肥的合理使用,增产效果显著。薤白整个生长期需要追肥3~4次。在出苗后(即茎叶露芽1.5cm)每m浇施腐熟的人粪肥kg、硫酸钾复合肥10kg。翌年立春后气温回升,是薤白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每m施尿素20kg、硫酸钾10kg。当薤白进入鳞茎膨大期,每m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合理适时施肥有利于促进分蘖旺盛,当肥料施用量过多时,易造成茎叶紧茂,产量减少并诱发病害。施用过迟,则推迟鳞茎膨大,使产量下降。每次施肥应均匀施于根际周围,避免离根头部太近造成伤根,同时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培土。

3.5及时培土

培土是薤白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新开垦种植区域和冬春季雨水频繁的南方区,后期培土尤为重要。在薤白生长中后期,地下鳞茎膨大迅速,如种植时未覆盖稻草,鳞茎易暴露于表土,在阳光照射下,容易变绿,成为“绿籽”。“绿籽”食味差,并有低毒,直接影响其商品性和经济效益。培土一般在鳞茎膨大时进行,连续1~2次,把根茎部裸露的鳞茎全部覆盖。

3.6适时灌溉

薤白为极耐旱的作物,可在不灌溉情形下生长,但土壤长期干旱则产量下降、品质不佳。在疏松的砂质土下栽培、灌“跑马水”,可增加鳞茎产量,提升品质。气温高时,灌水宜选择午后阳光弱时进行,避免土壤温度太高,突然灌水造成根系伤害。

3.7病虫害防治

薤白的病虫害较轻,在生产实践中对虫害主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选择无病区的健壮鳞茎作种薤。二是轮作,连续种植2~3年后与其他科的作物进行轮作,最好采用水旱轮作。三是清排水沟,降低田间湿度,特别是降低土壤田间持水量。四是重视配方施肥,改变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施肥方法,增加钾肥的施用量。五是药剂防治,薤白的病害以黑斑病和炭疽病为主,发病初期可用68%金雷(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倍液或瑞毒霉或克露可湿性粉剂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倍液喷雾防治。薤白的虫害以蓟马为主,可用10%吡虫啉倍进行防治。

3.8采收与贮藏

2月下旬~4月上旬陆续采收青藠,每m产出~kg,薤白叶将枯的时候为最适采收期,5月上中旬采收,每m产薤白约1kg。叶枯后如果不采收,则鳞茎开裂,销售时应剥去鳞茎外皮,提高商品性。采收方法是将地下部连根拔起装于箩筐中,移入室内处理,以防鳞茎脱离分散。收获的鳞茎,平放于通风的室内,可贮藏数月,不致腐烂,或用枯萎的叶,将数10个鳞球扎成束,吊挂于通风之处亦可,但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农户都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种植方式,如果我的文章对您身边的人有帮助记得给作者转发评论,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