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康复 http://www.bdfyy999.com/说起老虎
大家可能会想到现代社会的老虎伤人事件
谈及之余,总会想到
“武松打虎”的桥段
但是中国人打虎历史可不是武松开始的
可以说在三四千年前甲骨文字中就有迹可循
在上古时期,人为了生存不得不与动物界斗争,作为“百兽之君”的则老虎成为首要打压对象,逐渐打老虎也成了一种帝王宣示武力的方法。《逸周书集训校释四》记载“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秦汉时,《史记·李将军列传》载飞将军李广射虎,“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魏晋时期,中原战乱,由于世家大族崇尚“文化打虎”,史册中充斥着以德伏虎,用道德来感化老虎的祥瑞记录。《何法盛晋中兴书·晋诸公别传·杜夷君》即载:“君弟子三人。随道士邢迈入宣城泾县白水山。去县七十里,饵术黄精,经历年所。有鹿走依舍边伏眠,迈等怪之,乃为虎所逼。迈乃咒虎退。鹿经日乃去。”唐宋时期,一些民间猎人由于长期狩猎,总结出了一套打虎办法,甚至以此为业。《太平广记》中记载:“浔阳有一猎人,常取虎为业,于径施弩弓焉。”
在中国古代,除了生存原因之外
人们打虎的另一原因是随着医学的发展
老虎的药用价值被发掘
唐代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藏》载
“(虎骨)治肝虚寒劳损,口苦,关节骨疼痛,筋挛缩烦闷。”
那么老虎的药用价值除此之外还有哪些
值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为此而冒险打虎
翻开古医书,除虎骨外,还有虎肉、虎睛、虎牙
虎筋、虎爪、虎肾、虎胆、虎肚、虎膏亦供药用
那么就随老张一起翻阅古典医书吧
老张曰:
“古方如下,请勿擅用;若要治病,请询专家”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虎肉
性味:甘酸,温。
《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本草衍义》:微咸。《医林纂要》:甘酸,热。
主治:补脾胃,益气力,壮筋骨。治脾胃虚弱,恶心呕吐,疟疾。
《别录》:疗恶心欲呕,益气力。《千金·食治》:止多唾。《本草拾遗》:肉及皮主疟。《医林纂要》:壮筋骨,消食积,化骨哽。
用法:内服,煮食。
附方:治老人脾胃虚弱,恶心不欲饮食,常呕吐:虎肉半斤(切作脔),葱白半握(细切)。上件以椒酱五味调炙之,空心冷食为任。(《寿亲养老新书》虎肉炙方)
虎眼
主治:镇惊,明目。治惊悸,癫痫,目翳。
《别录》:疗癫。《千金·食治》:主惊痫。孟诜:主疟病,小儿热,惊悸。《纲目》:明目去翳。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
附方:
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讝语:虎睛一对(微炒),犀角屑、远志(去心)、栀子仁,大黄各一两。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食后。(《杨氏家藏方》虎睛丸)治小儿惊痫掣疭:虎睛细研,水调灌之蛊,大小加减服之。(《经验后方》)治小儿夜啼:大虫眼睛一只,为散,以竹沥调少许与吃。(姚和众)治疟,发作时节不定,寒热甚者:虎睛一枚(生捣细末)腊月猪血少许,朱砂一分(细研),阿魏一分(研末)。上件药,都研令匀,用粽子尖七枚,和丸如黍粒大。以绵裹一丸,纳鼻中。(《圣惠方》)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威胁人的“虎患”已然不再
但是威胁老虎的“虎患”却日益严重
每年的7月29日,是世界老虎日
由于人类活动的侵扰
它们已经丧失了高达93%的野生习性
老虎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已经有十分之三的老虎亚种灭绝了
目前世界上现存老虎数量大约在3,头
所以,老张在此隆重推荐五禽戏之虎戏
毕竟“药补不及食补食补不及动补”
《云笈七签·导引按摩》“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掷,却二掷,长引腰,乍起,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
老张推荐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