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夜点击量破千万,唐宫夜宴火出圈,背 [复制链接]

1#

作者/大狗

责编/天晴

最近一档神仙节目,大年初一就荣登微博综艺榜晚会栏目类第一,单个视频在微博超过万次观看,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点赞。

因为太火,导演组把已经拍好的元宵晚会,重新拍了。

到底是什么节目这么受欢迎?

正是今年的河南牛年春晚上,郑州歌舞剧院所表演的舞蹈《唐宫夜宴》。

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舞台布景更是采用了现代技术将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无论是少女们在前往夜宴的路途中越过彩墨渲染的山岭,嬉戏打闹;

还是穿过博物馆,停下来梳妆打扮、扑蝶戏水。

女子的舞蹈婀娜多姿,表情生动灵巧,连头发丝儿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大唐盛世文化。

舞台上的风光自然无法避免背后的辛苦。

为了最完美地体现出唐朝女子的姿态神韵,14名女舞蹈演员的演出服里都塞着海绵,而口中则含着棉花。

编导陈琳也曾苦恼怎样才能使演员的脸部看起来更圆润,而恰好在一次试妆时,化妆师端来了葡萄招待她。

“嘴里塞了葡萄不就能使脸部略微鼓起吗?”

陈琳如此想,不过又碍于葡萄的坚硬使得脸部表情不自然,最终选择了较为柔软的棉花。

如此之外,如何在演员脸上再现唐朝盛世的妆容更是演出的关键。

演员们所化妆容称之斜红妆,又名晓霞妆。

早期出现在南北朝,但尚未流行,盛世期间逐渐开始风靡。

女孩子们习惯用黄色颜料将额头涂成淡黄,再将鱼鳞、纸、金箔、珍珠、蜻蜓的翅膀等贴在脸上当作面靥。

再在额头上画或贴一朵花,即花钿或媚子。

最后用小指蘸取朱砂、胭脂等物,将脸部“太阳”处涂抹成出一道月牙的形状,斜红妆便诞生了。

再看一眼《唐宫夜宴》里的小姐姐,不仅完美还原了古时这一流行妆容,还让人不仅感慨“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

不过,河南除了如此俏丽的美人,古风美景也自然少不了。

1: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河南洛阳,传闻道教祖师爷老子在此隐居修炼,因而到了唐代,太宗历史名赐名于此山“老君山”。

老君山颜值若有十分,则九分都在雪后。

冬季大雪之日,老君山盖上了一条洁白无暇的毛毯,仿佛是童话里仙人的居所。

天气晴朗时,银装束裹、白雪皑皑的老君山,如同金顶楼阁。

雾天,则可望见滚滚云海包裹着仙境中的琼楼玉宇。

山间如有白龙起舞,天地之间浑然一色,正应了古时诗句中所描绘的北国风光。

春天的老君山则适合赏花,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映得山头红彤彤的,生机盎然。

春季也是留宿于山头看日出云海的好时节,雨后第二天出现云海的几率最大,但气候偏低,要注意保暖,穿好防风防寒衣物。

2:龙门石窟

在隋代之前,龙门名“伊阙”,曾是“洛阳八关”之一。

隋炀帝曾登邙山俯瞰,见伊阙巍峨,东西两山拔地而起,伊水中流,如游龙归阙,便称此地为龙门。

龙门山体宽广,可塑性极强,仿佛就在对人说着“任君开凿”;

蜿蜒北去的潺潺伊水,不仅使得水上交通极为方便,还能够为古时凿窟工匠和寺内僧侣提供生活所需用水。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龙门成为了军事要冲,又是重要的交通咽喉。

若说物质环境让这里美而富饶,那精美的石窟艺术便是为此地增添了一丝趣味与人情。

宾阳洞天井的莲花飞天图宾阳洞,堪称龙门众石窟之冠。

它是龙门石窟继古阳洞之后开凿的第二大石窟,仅中洞的开凿就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

古时人们在此斩平山壁、凿洞开龛、琢磨佛像,看似自由而散漫地敲打石块,实则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

工匠的一锤一锥,为建一窟耗费数十余年不止,有的甚至倾举一国之力才能完成。

一切的努力,只为让这富丽堂皇的宾阳洞早日完工。

迄今为止,龙门共座石窟(主要分布于西山,占石窟总数的87%),10万余尊造像。

长达余年的营造史,不知多少人力物力消耗其间。

古时的人们雇请僧侣和工匠,依照现实生活描绘佛境仙居,让人们有所神往。

也有书法大家,让其“丰肥秀瘦佛卓逸,唐楷魏碑书玉篇”洋洋洒洒于冰冷的石板间,为此地的人们带来安详与宽慰。

此时的龙门,可与琳琅满目的珍宝商店相称之。

佛龛、碑刻、佛塔等佛教石雕艺术,不仅是抚慰人心的奢侈品,也反映出功德主的趣味,为龙门石窟打上时代烙印。

3:老界岭

素有“避暑养生地”之称,来过的人都赞其“度假天堂”的地儿,没想到既不属温润的南方,也不属清冷的北方,而是咱中原大地上的南阳。

对,如此美誉,说的就是这南阳老界岭。

“八百里伏牛凌绝顶,长江黄河分水岭”,“界岭”即分界岭之意。

这里不仅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也同样是我国气候之变的分界线。

而“老”这一称呼,一来是取自老子在此修仙隐居的传说,二来也是凸显了年代久远之意。

来到山神庙上方,神女峰靠北些的位置,有一座石峰被人们称之为伏牛山山神。

石峰高大而威武,气势豪迈,远看颇有老君的神韵,同时有着一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意味。

根据传说,老子曾在西峡老君洞修炼成仙,随后选择了一处仙境栖息地,这里便是犄角尖。

但自身仙体沉重,脚下的土地无法承受,刚刚伸了一只脚下来,便使得那山峰向南倾斜了许多。

无可奈何,只得飞身起,朝着西边向老君山飞去。

身在老君山,心却在犄角尖。

老子在意念之下,用灵魂化作一团烟气,使之直向老界岭飘去,在离犄角尖不远的神女峰处悄然落下,化为那座伏牛山山神的神像,永久安之。

岁月流转,沧海桑田,无论岁月如何流逝,这座石峰屹然不动地镇守着这座伏牛山,护佑着人们的平安幸福。

去老界岭旅游,不仅能感受美景与宜人的气候,连景区的设计都十分贴心。

景区行人道通常为木栈道,并且中间都加装了浅黄色的防滑木条。

无论老人小孩,一路上即便迈开大步走,也不用担心会脚滑而摔倒。

走累了,把脚往防滑木上那么一踩,还有些按摩的功效,瞬间让人神清气爽。

景区里还设置了应急按钮,无论是手机没电、迷路、紧急事件,都可以按下按钮,等待工作人员前来帮助。

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不得不给一个“五星好评”!

4:嵩山少林寺

说起“少林寺”三个字,世界各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少林功夫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小时候看过的武打场景,武侠小说里的各式门派中,总是出现少林寺弟子的身影。

不过,少林寺可不只有功夫这样简单。

作为闻名于世的佛教寺院,不仅仅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同时也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天王殿因供奉着“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

朱红色的墙砖,青绿色的石瓦片,四大天王的神像伫立于隔间内,气势雄壮威武,隔着门栏都能让人为之一振。

整座寺庙的中心则是大雄宝殿,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

一进殿内,便可看见大厅正中所悬挂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为当年康熙皇帝御笔亲书;

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两侧则塑有十八罗汉像,正气凛然。

最后一个大殿称之千佛寺,拥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等著名壁画,技法精炼讲究,实属少林寺上乘精品。

逛累了寺庙,还能上周边的自然美景里转转。

最有趣的是达摩祖师曾经9年面壁的达摩洞,位于少林寺背后的五乳山。

在千百年的风雨催化下,山峰上自然形成了这个洞穴,颇为神秘。

再往寺庙西边走走,大约三百米,可看到中国最大的塔林。

它南临少溪,背靠龙虎岭,东边是牛山脉,在西面是当阳坡。

每逢阳光当空的晴朗日子,景色之美,唯有当事人可体会了。

身处现代的我们,也该找次机会去趟河南,感受这千百年的岁月光辉。

感受老君山的大气磅礴,龙门石窟的精妙绝伦,老界岭的稳重安逸,嵩山少林的清心虔诚……

河南,正如《唐宫夜宴》里这群活泼可爱的女孩子。

在千年之前的星空下,带着孩子般的心性,为盛唐演奏,为盛唐而舞。

她是盛唐的一部分,是盛唐千古不灭的风范与光芒。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