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开光”,但不知道开光具体是什么,运用在什么方面。在一些农村地区,出殡之前还要进行一个“开光仪式”,说明开光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存在的。
平时我们一提到开光,脑海中首先闪现出来的,就是寺庙和高人,好像开光这件事情就是和寺庙、高人绑在一起的。在日常中,我们打趣一个人脑袋特别聪明的时候,会说他是不是去寺庙里求高人开过光。那么在农村办白事的时候,需要做的开光仪式是什么呢?又有什么作用?
开光有什么具体的含义
开光这个词,是来源于一些宗教信仰,在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中是比较常见的。开光还有一个说法,叫做“开光点眼”,看到这个说法之后,一些人可能会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觉得有点玄妙。具体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仪式,将某种神奇的力量请来再注入到某个东西内,赋予某个东西奇特的作用。
对于开展特定仪式的人,大多是和尚或者道士,还可以请德高望重的人或者在当地地位比较高的高官来主持。仪式的内容都大同小异,念经诵佛需要的时间比较长,除了需要开光的物品之外,还要准备朱砂笔,因为在仪式中需要用这种笔在需要开光的物品上面写字。
有一些仪式还要准备毛巾,用于给佛像拂去尘埃,寓意是扫去心中的灰暗。在结束之后,还要照一下镜子,作为这个仪式的收尾,代表心中的尘垢已经扫干净了。当然,这还不是结束,之后还会用到朱砂笔,点在佛眼上面,这个地方是蕴藏玄学的,表示内在智慧的开发,最后的目的就是要将灵气注入一个物品中。除了宗教文化中有开光仪式之外,民俗中也有开光这样的说法。
出殡时的开光仪式
在天津这一片地方,农村在丧事上会办得比较隆重,开光仪式存在于出殡的整个过程中。在进行开光仪式的时候,是把所有人囊括在内的,需要大家在手里拿着馒头和硬币。
扛引魂幡的必须是逝者的长子或长女,如果采用的方式是火葬,那么儿媳妇或者女婿就需要将逝者的骨灰盒捧在手里;如果采用的是火葬,就需要手捧逝者的遗像,逝者的孙子孙女也可以捧。哭丧棒由次子或次女拿着,其他人就跟在队伍的后面。
在出殡的队伍出发之前,留在灵堂的亲朋好友负责放鞭炮,留下的其他人需要按照辈分的排序跪在门前的两边。在将逝者的棺材抬出大门的时候,逝者的长子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同一时刻把事先准备好的泥碗摔碎在用红布包着的砖头上,还要说一句“(长子对逝者的称呼),留财”。
在这一切结束之后,晚辈们需要磕四个头,然后直系亲属要加入到出殡队伍之中,一起去送逝者走完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在经过路口或桥的时候,直系亲属要撒白纸钱和白纸花,被称为路祭。这就是天津一些地区的开光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愿,希望得到逝者的保佑。其他地方也会有这样的习俗,但不会将其称之为开光仪式。
办丧事时给纸人开光
民俗中的开光仪式,大多存在于丧葬这类事情中。估计有人想不到,一些农村地区在办白事的时候,还会给纸人开光。相比富贵人家对开光地点和时间的讲究,普通人家就显得要随意得多,当然也有最重视的部分,那就是开光的人的选择。在找开光的人时,有一些需要避开的坑。
比如说有一些人并不是真正的和尚,只是假扮僧人来捞钱。所以最好去合适的寺庙里面去找,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基本上不会有什么问题。除了和尚之外,还可以去道观找道士。佛家和道教在这方面的规定会有所不同,佛家讲究“慈悲喜舍”,主持开光仪式是不需要给钱的,只要给一点好处就行了。
道教则讲究“法不空施”,一般会规定好具体的费用。如果你是有信仰的,那就选择你所信仰的那一方就可以了,不用太过纠结。在民间,更常请来做开光仪式的,一般是名声比较高的一些风水师傅,也是明码标价的。
总结:其实像开光仪式这一类的民俗活动,并没有多玄妙的地方,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加持。现实生活是需要自己去努力创造奇迹的,并不是说开过光之后,什么都不做,好运自己就来了,这是很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