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中成药,但中成药搭配也有讲究,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哪些中成药不宜一起吃?
什么是中成药:
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是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商品化的一类中药制剂。
因此,作为供临床应用的中成药,不但要具备相应的药名、用法用量、规格和特定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而且要有确切的疗效,明确的适用范围、应用禁忌与注意事项。
中成药的命名:
中成药的命名方式基本沿袭了传统方剂的命名法,即每种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提取物职称的中成药命名,都由体现方药特征与表示剂型的两部分组成。由于中成药的历史悠久,方药特征多种多样,复杂繁多,制方命名的人则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因而中成药的命名方式是多元的。
1、以方剂的来源命名
根据处方原载书籍命名,可知其来源出处,金匮肾气丸(源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胃疡宁丸等知名中成药都是出自百年古方。
2、以处方组成命名
以组成药物味数命名,如六味地*丸由地*为主的六位药物组成,二冬膏由天门冬和麦冬二药组成,处方简单,则直接组成药物,如磁朱丸,板蓝根颗粒、银*口服液等;以主药名称命名,如良附丸、参芪丸、丁桂散等、以组成药物配比命名。如六一散,有滑石6份、甘草1份组成。
3、以炮制方法、服用方法、服用剂量命名服
用剂量命名的如十滴水、九分散,是指一次服用的常用量,并提醒患者注意用量,常含有剧*成分;炮制方法命名的如十灰散、九制大*丸等。服用方法命名的如珠*吹喉散、川芎茶调散等。
中成药用药指导:
与患者核对药品种类和数量,根据处方明确药品的用法用量、如用药时间、用药间隔等,对特殊剂型、如栓剂、滴眼液、贴膏剂等,需特别说明使用方法。
但是现在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同一个人吃好多种中成药。
那么,这样是否合适呢?哪些中成药不能一起吃呢?
首先,功效相同或十分相近的中成药,不建议一起吃,选择性服用一种即可。
如果一起吃,有可能会发生重复用药,也就是治疗过度。有些人觉得,多吃药,病就好得快。实际上,这是个错误的认识。原因很简单,多吃药容易引起药物过量,从而带来安全性隐患。从中成药的角度看,很多中成药的组方,虽然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十分相近,联合使用时容易出现偏性过强的情况。
1例如:
速效救心丸(川芎、冰片)+复方丹参滴丸(丹参、三七、冰片)
双*连颗粒(金银花、*芩、连翘)+蓝芩口服液(板蓝根、*芩、栀子、*柏、胖大海)
通天口服液(川芎、赤芍、天麻、羌活、白芷、细辛、菊花、薄荷、防风、茶叶、甘草)+川芎茶调散(川芎、白芷、羌活、细辛、荆芥、防风、薄荷、甘草)
牛*解*片(人工牛*、雄*、石膏、大*、*芩、桔梗、冰片、甘草)+牛*上清丸(人工牛*、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连、*柏、*芩、大*、连翘、赤芍、当归、地*、桔梗、甘草、石膏、冰片)
其次,服药时避免功效冲突或寒热并用的中成药,选择一种对证的的药即可。
如果这样的药一起吃,就会出现药效的减弱或副作用的增加。很多人都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疑惑,实际上,从中医角度来看,不同的药物对应于不同的证型,如果两个中成药一起吃,一定是两种证型并见的复杂情况。但是,有些证型是不能并见的,只能选择一种来服用即可。
2例如:
通宣理肺丸(风寒表证)+羚羊清肺丸(肺胃热证)
参苓白术丸(脾虚腹泻)+葛根芩连丸(湿热腹泻)
牛*解*片(心胃火盛)+温胃舒胶囊(受凉胃痛)
最后,有些中成药含有相同的*烈性成分,从安全性角度看,重复服用具有一定的安全性风险,例如朱砂、雄*、川乌、草乌、马钱子,建议更换或减量。
如果一起吃,容易出现副作用。即使这些中成药是治疗不同疾病的中成药,也需要注意联合用药的问题。
3例如:
安脑丸(朱砂)+补肾益脑丸(朱砂)
芪苈强心胶囊(附子)+附子理中丸(附子)
小金片(制草乌)+虎力散胶囊(制草乌)
陈李济胃疡宁丸温馨提醒:
中成药的联合使用,要尽可能避开以上3种情况,如果遇到类似的治疗组合,请记住一定要向专业中医师详细咨询。
白云山陈李济胃疡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