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介绍
施铮,南京中医药大学文献所青年教师,助理研究员,师从陈仁寿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文献研究。
导读
《履巉岩本草》为南宋王介所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彩绘地方本草图谱。
《履巉岩本草》“牛蒡”
《履巉岩本草》“松脂”
王介是小有名气的画家又是宫廷内侍。王毓贤《绘事备考》曰:“王介,号默庵。庆元间内侍。画山水人物,兼学马远、夏圭。取法高妙,院品不能及也。兼善写梅、兰,绰约有风致。历官殿司太尉。画之传世者:《江山梵刹图》一,《雨兰图》二;《江山寓目图》二;《早梅图》一;《竹石小景图》五;《梅花图》一;《落梅图》二。”
马远《水图·云舒浪卷》
王介“恐园丁野夫,皮肤小疾,无昏暮抠门入市之劳,随手可用,此置图之本意也。”他充分利用其绘画技巧,取其住地慈云岭之草可药者,绘其图形,参以单方,编绘成书。山中有堂,号“履巉岩”,因以名书。
赵燏*曰:“本图朱砂矿绿,历久如真;铁画银钩,古朴有力。宋以后之本草墨迹,以余所见,惟有明画家赵文淑所绘者可以并驾。”《履巉岩本草》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堪称彩绘本草中的代表。
《履巉岩本草》“紫背鱼腥草”
《履巉岩本草》“夏枯草”
《履巉岩本草》“千年润”
《履巉岩本草》“猫儿眼精草”
《履巉岩本草》“鹭鸶藤”
《履巉岩本草》“谷精草”
《本草图经》“谷精草”
《履巉岩本草》“淡竹叶”
《履巉岩本草》的成书特点是什么?
《履巉岩本草》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样的价值?
我们如何去利用《履巉岩本草》?
答案就在
青囊读书会第期
朱砂矿绿,铁画银钩
--南宋《履巉岩本草》赏析
欢迎参加!
这是青囊读书会的第期
青囊读书会的大门
永远向爱读书爱中医的你敞开
期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简介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是以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中医药文献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的科研实体。研究所是在年成立的《中药大辞典》编写组基础上发展而来,曾改名为文献研究室。因学科发展需要,年正式成立中医药文献研究所至今。目前研究所下设本草文献研究室、方剂文献研究室、临床文献研究室、现代文献研究室,共有教职工20人。年以来,又相继成立民间医药研究所、中医国学研究所、中医流派研究中心,挂靠在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中医医史文献学家,如知名的中医药文献学家吴考槃、吴贻谷、彭怀仁、宋立人等教授、研究员。完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中医学概论》《中药大辞典》《诸病源候论校释》《诸病源候论校注》《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华本草》等,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级中医药专门人才,研究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为%。作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主要基地的中医药文献研究所,目前正在开展多项本草、方剂、临床病证、中医古籍、民间医药以及中医流派等方面的科研项目。
历年标志性成果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