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大、小医院,都有中成药,而且基本上是西医生在开。但“是药三分*”,许多人忽略了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所以才有了这些事件:龙胆泻肝丸致人肾衰“马兜铃酸事件”、鱼腥草注射液“风波”、茵栀*注射液致新生婴儿死亡“事件”。这些教训都告诉我们,中成药使用不当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对于儿童来说,也是如此。
儿童≠小大人、儿童用药≠成人药的减量,但目前很多人都将此画上了等号。
儿童生长发育、功能不完善,药物在儿童体内吸收、利用、分解、代谢、排出、药物代谢动力学等,与成人不同。儿童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与成人不全相同,但造成耳聋(因聋致哑)、和造血、肝、肾功能的影响甚于成人。
一、含*性药材的中成药,儿童应慎用
目前,儿童中成药中很多含有*性药材,《药典》中儿科中成药含朱砂、雄*、何首乌、槟榔的品种44个,朱砂的使用频次最高。
含*性较大药材的中成药,如:小儿惊风散(含朱砂、雄*)、小儿化*散(含雄*),儿童应谨慎使用。
▲朱砂
▲雄*
二、使用儿童中成药,常见8种错误
?错误1:只辨病,不辨证
辨证是否准确是中成药合理应用的首要条件。
不少临床医生只辨病,不辨证,导致药证不符,医院中成药使用中尤为突出。
例如:治疗小儿咳嗽,不分寒咳、热咳、燥咳和痰湿咳嗽,盲目用药者很多。干咳无痰时用具有清肺化痰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因无痰需要清化,干咳就不能治愈。更有甚者:
01
热证
热者寒之
误用热药——火上浇油
?举例:
肺热咳嗽:蛇胆陈皮口服液、橘红痰咳液
肺热咳嗽:小儿肺咳颗粒
02
寒证
寒者热之
误用寒药——雪上加霜
?举例:
慢性咽炎(脾胃虚寒患儿):蓝芩口服液、莲芝消炎分散片
03
实证
实则泻之
误用补药——病邪更盛,谓之实实
?举例:
多汗症(实秘患儿):*芪颗粒
04
虚证
虚则补之
误用泻药——正气更虚,谓之虚虚
?举例:
腹泻(脾虚患儿):四磨汤口服液
?错误2:配伍不当——相克
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硫*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举例:
含有附子的中成药(小儿肺咳颗粒)不宜与含有贝母的中成药(牛*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金嗓散结丸、婴儿健脾颗粒等)以及含有半夏的(藿香正气滴丸、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橘红痰咳液、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枇杷膏等)同用。
?附子与贝母一起使用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发黑。
含有三棱的金嗓散结丸不宜与含有芒硝的防风通圣颗粒、五福化*片配合使用。
?错误3:重复用药
①发热:
同时用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柴*颗粒、抗病*口服液,二种或二种以上,属于重复用药。
②咽痛:
同时用金莲清热泡腾片、蓝芩口服液、金玄利咽颗粒、金嗓开音丸、金嗓散结丸、莲芝消炎分散片、小儿化*胶囊、五福化*片,二种或二种以上,属于重复用药。
③咳嗽:
同时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咳喘宁口服液、安儿宁颗粒、清宣止咳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二种或二种以上,属于重复用药。
?同类药重复应用:
增大了服药剂量,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特别是含*性药材的中成药,发生*副反应的风险大增。
?错误4:不合理联用
①上感:
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柴*颗粒、抗病*口服液等+玉屏风颗粒(或*芪颗粒)
②咳嗽: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咳喘宁口服液、安儿宁颗粒、清宣止咳颗粒、肺力咳合剂等+蛇胆陈皮口服液(或橘红痰咳液)
?寒药+热药,不合理联用。
?错误5:超剂量、超疗程
长期或超剂量服用含有*性中药材的中成药:
如含附子(小儿肺咳颗粒)、含半夏(橘红痰咳液、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枇杷膏、藿香正气滴丸)、含苍耳子(鼻窦炎口服液、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祛风止痒口服液),含罂粟壳(咳喘宁口服液),雷公藤多苷片等的中成药,过量服用即可中*。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不可长期服用。
?错误6:剂型选择不当
?急证、重证选用丸、片剂、膏制剂;
?慢性疾病选取注射剂现象,如此则背离以上用药原则。
?丸剂、片剂及胶囊剂依从性差,婴幼儿食管纤细不易通过,服药难度。
正确做法:
?一般急、重证适宜选注射液,口服液、冲剂、散剂,吸收迅速作用快;
?慢性病患者宜选丸、片剂,其吸收缓慢而作用持久;
?膏剂以滋补为主,其作用缓慢适用于体虚久病者。
?错误7:服用剂量不规范
很多儿科中成药未规定不同年龄患儿服用的剂量,仅规定成人统一剂量;有不少中成药品种仅注明“小儿酌减”或“小儿遵医嘱”、“儿童酌减”,使得儿科用药从根源上缺乏临床指导性,即不规范又不安全。
?错误8:忽视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患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遗传缺陷者在服用含有:珍珠粉、金银花、薄荷、*连、牛*粉等中药成分的中成药,应慎用或禁用。
含金银花:小儿解表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金嗓开音丸、金嗓散结丸、苍苓止泻口服液;
含薄荷: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复方鲜竹沥液、鼻窦炎口服液、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清宣止咳颗粒、开喉剑喷雾剂、防风通圣颗粒、牛*蛇胆川贝液;
牛*,珍珠,*连:小儿化*胶囊;
含*连:五福化*片。
三、如何安全有效使用中成药?
?正确方法1:辨病辨证相结合
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不能只辨病,不辨证。
疾病有寒热虚实,药物有寒凉温热,用药因人、因病、因地、因时而异,对症下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正确方法2:剂型的选择
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缓急、年龄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急、重证选口服液、冲剂、散剂;
慢性病患者宜选丸、片剂、膏剂。
婴幼儿选口服液、冲剂、散剂;
儿童用片剂、丸、胶囊。
?正确方法3:剂量的确定
有明确儿童使用剂量的,按说明书使用,不超剂量使用。
未规定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患儿服用的剂量的中成药,尽量不使用,更不可随意超剂量使用。
?正确方法4:警惕中成药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
多个中成药联用时,重视配伍禁忌;中西药联用时,要了解药物间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做到合理使用,安全有效。
?正确方法5:对存在不规范问题的中成药进行上市后再评价
针对目前无儿科用药指导的中成药,存在的适应证、服用方法、剂量不规范问题,鼓励药厂或制药公司在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已上市药品进行再的评价。
逐步采用体重计算法或体表面积计算法来确定用药量,替代目前以年龄确定剂量的方法。
四、儿童感冒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风寒与风热感冒辩证要点
1.涕、痰
风寒:流清涕、痰清稀
风热:流浊涕、痰*黏
2.咽、舌
风寒:咽不红,舌淡红
风热:咽红肿痛,舌质红
3.体温
风寒:发热轻
风热:发热重
?风寒与风热感冒中成药使用要点
1.风寒感冒
证候: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咽部无红肿、舌淡红、苔薄白。
治法:辛温解表。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中成药:目前市场上无儿童用法用量说明的风寒感冒中成药。
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是成人用法用量说明风寒感冒中成药。
2.风热感冒
证候: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咽红)、舌红苔薄*。
中成药:小儿解表口服液。
功效:宣肺解表;清热、解*。
成分: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蒲公英。
主治:外感风热引起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
规格:每支10ml。
用法:口服,1~2岁一次5ml,1日2次。3岁以上10ml,1日3次。
?夹痰
证候:感冒兼见咳嗽较剧,痰多,喉间痰鸣。
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组成:麻*、苦杏仁、石膏、金银花、连翘、知母、*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
功效:清热解*,宣肺化痰。
主治: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痰证。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至三岁每次1支,一日3次;四岁至七岁一次l支,一日4次;八岁至十二岁每次2支,一日3次,或遵医嘱。
?也可用:肺力咳合剂、安儿宁颗粒
?夹滞
证候:感冒兼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酸腐、大便酸臭、或腹痛泄泻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
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
组成: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大*、青蒿、赤芍、槟榔、厚朴、*芩、半夏。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导滞。
主治: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滞证。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6个月~1岁一次1~2g;1~3岁一次2~3g;4~6岁一次3~4g;7~9岁一次4~5g;10岁以上一次6g。1日3次。
?夹惊
证候:感冒兼见惊惕哭闹,睡卧不宁,骤然抽风,舌质红。
中成药:羚羊角颗粒。
组成:羚羊角。
功效:清热、镇静。
主治:用于小儿风热感冒挟惊证。
用法:儿童参考用量:1岁以下儿童半袋/次;1岁~5岁儿童1袋/次;5岁~10儿童1袋半/次;10岁以上儿童2袋/次,一日二次。或遵医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