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入选公布丨清明节气丨中国二十四节气创作展谷雨节气征集截稿时间年4月15日2:59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谷雨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浮萍生长萍水相逢
在古代,萍不单单指浮萍,也指柳絮,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古时候的人们认为浮萍是由柳絮所化,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记:“初候,萍始生。萍,水草也,与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随风,故又曰漂。《历解》曰,萍,阳物,静以承阳也。”《逸周书汇校集注》曰:“萍,柳絮入水所化者,其大者曰苹。”有诗曰:“杨花柳絮随风舞,雨生百谷夏将至。”反映了谷雨时节的物候现象。尽管现代人们早已清楚浮萍并不是由柳絮所变而来,但诗句真实反映了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
布谷鸣叫播种时间
鸣鸠拂其羽中的鸠值得便是大家所喜爱的布谷鸟。布谷鸟一直都是春天的使者,有着催人们播种的重任,鸠鸣便预示着春天即将结束,此时田野里到处回荡着它“家家种谷”的呼唤。不过北方的话是没有布谷的存在的,*河中游晋南地区便能听到布谷鸟悦耳动听的叫声,见到它美丽的身姿了。明代刘伯温有诗曰:“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由于谷雨时节降水开始多了起来,布谷鸟的翅膀防水性较差,雨后有拂羽的习惯,所以有“鸣鸠拂其羽”之说。
戴胜催织以兴女功
戴胜鸟在古代时被叫做戴鵀(rén)。在《尔雅》一书中对于戴胜鸟的外貌描述是这样的:“头上有胜毛,此时恒在于桑,盖蚕将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气使之然也。”“布谷催耕以兴男事,戴胜催织以兴女功,非一鸟也。戴胜头戴花胜,黼黻(fǔfú)太平之象,降于桑以兴蚕也,国家无事*教和平,妇人得以务其织纴。”谷雨时节的时候,桑树叶片已经长大,树上挂上了桑葚,有的已经呈现出红色,开始成熟。人们常常能够看到戴胜鸟啄食桑葚的情景。
谷雨花信风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一候牡丹
说起牡丹,大家都不陌生。在年中国花卉协会发出的《投票:我心中的国花》活动中,牡丹毫无悬念成为冠*。由此可见国人心中对于牡丹的喜爱。
虽然牡丹是人们心中当之无愧的国花,但事实上,牡丹作为观赏性植物栽培,却是在南北朝时期。而“牡丹”这一名称的出现,则是标志着牡丹栽培历史的开始。
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牡”(意谓可无性繁殖),其花红故谓“丹”。——李时珍《本草纲目》
随着牡丹栽培数量的不断扩大,这种美丽而富贵的花卉,开始进入文人的视野里,逐渐被写成诗词歌赋而流传于世。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牡丹一直被认为是“倾国倾城”之花,所以这里的“真国色”不仅不夸大,甚至有本该如此之意。事实上,写牡丹的诗词有很多,但是刘禹锡这首却一直在文学史上地位超群。
仔细来看,这首诗并不像其他作品一般,直接夸赞牡丹的貌美,而是通过芍药、芙蕖、牡丹三者之间的对比,暗示牡丹是拥有妖、格、净、情四大品质的国色天香之花,体现出牡丹“花王”的地位,也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牡丹》
相比刘禹锡的稍显含蓄,徐凝这首《牡丹》诗就显得格外直白和大胆,甚至发出了自己的灵*质问:难道会有人不喜欢牡丹花吗?显然是没有的。城中的好风景全都被牡丹花所占据了,又有谁会不喜欢呢?
不仅如此,诗人还把牡丹花比作那“洛川神女”,即洛神。曹植的一曲《洛神赋》把洛神写得那叫一个千娇百媚、国色天香。
而诗人又把洛神和牡丹放在一起,以洛神喻牡丹,更加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极尽喜爱之情,可见当时世人对于牡丹的态度,那必然是爱之甚深的,由此也回答了诗人第一句所提出的问题:“何人不爱牡丹花”?
二候荼蘼
荼蘼也称“酴醿”、“荼蘼”、“荼縻”等,事实上,酴醾原是一种酒名,但因酴醾花的颜色和香味都与之相似,故作此名,称为荼蘼花。
《花经》中,酴醾花之品格、色香,略逊于牡丹,与西府海棠、宝珠茉莉等列入二品八命。
宋代王淇的一句“开到荼縻花事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荼蘼花的特征。人们发现,荼蘼花总是开在春天其他花都开始凋谢枯萎的时候,所以等荼蘼花开之时,整个春天的花季也就都过去了,是为“开到荼蘼花事了”。
“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王淇《春暮游小园》
梅粉、海棠、荼蘼、天棘、莓,短短的28个字里,诗人王淇描写了如此之多的意象,用花开花落表示岁月流逝,既表现了荼蘼花开的特点,也表现出诗人感慨年华易逝的感伤。
除了王淇之外,还有很多著名诗人、词人也为荼蘼花写过诗。这些诗中也都生动地描写了荼蘼“花事了”的特点。事实上,好像所有关于荼蘼的诗和故事,都和它自身的“开到荼靡、末路之花”有关。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苏轼《杜沂游武昌以荼蘼花见饷》
“谢了荼蘼春事休。”——吴淑姬《小重山》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朱淑真《鹧鸪天》
“一年春事到荼蘼,香雪纷纷又扑衣。”——任拙斋《荼蘼》
作品之多,可见古人对于荼蘼花的喜爱。同时,也是在告诉人们: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就要来了。
三候楝花
楝花,始于暮春,收梢于初夏。
“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为首,楝花为终。”——《花镜》
可知,在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楝花是江南诸花之尾。楝花谢尽,花信风止,便到夏天了。
“终于楝子始于梅,花圃应羞与并栽。
蜂蝶知无香艳采,纷纷飞过粉墙来。”
——徐庭翼《楝花》
从清代诗人徐庭翼的这首诗可以看出,古人对于二十四节气还是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