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衣青衿备脩金入泮宫古人开学有哪些讲究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激光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815/9316664.html

金风送爽,又是一年开学季。当你忙着收拾行囊,为新学期做准备时,可曾想过:古人的“开学季”需要准备什么东西,又有哪些讲究呢?

开学、放假不违农时

在古代,农事乃第一要务,而九月正值秋收农忙之时,并不是入学的好时候。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汉代学生开学主要有三个时间,而且都处于农闲时期:“正月农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砚冰冻时。”一般来说,春季入学多在正月十五以后。而秋季入学时间则和现代较为接近。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事频繁,“冬季入学”成为了主流,《北齐书·李铉传》中便有“春夏务农,冬入学”的说法。此后,一年三个学期的制度一直流传下去,宋元明清各朝亦是如此。

古代的学生的假期也围绕着农事进行。据史料记载,从汉代官方创立太学开始,就有了太学生的休假制度,主要是“田假”和“授衣假”。

“田假”即“农忙假”,《新唐书·科举志》记载:“每年五月有田假。”每年农历五月麦子成熟,学生回家下地割麦,可以休假。而起始于唐朝的“授衣假”,是每年农历九月份天气渐冷后,让学生回家取衣物的假。田假和授衣假都有一个月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旬假”作为常假,十天为一旬,每十天休假一天,以供学生休息。旬假放假前还要进行“旬考”,考完试才能放假。

当然,除了有固定时间的公学、官学之外,还有私塾,但私塾全年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新年假期,除了重大节日,学子们几乎每天都在埋头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绝非幸运使然。

备“学费”,衣青衿、负笈囊,求学路漫漫

在古代,根据办学性质的不同,学费的收费标准也不同。

官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痒”,到后来的“太学”、“国子监”等,这些官办的学校是由国家出资,不收学费,但因为入学门槛较高,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进入。

在民间,私塾的学费称为“束脩”。“脩”是用盐、香料等加工制作成的腊肉或咸肉一类干肉;“束脩”,便是十条干肉。《论语·述而》就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的说法。后来,“束脩”便成为学费的代名词。

起初,“束脩”多为实物,后慢慢演变为银两钱币,即“脩金”。送脩金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气,有时也是一种强制性要求。明沈鲤著《义学约》中便提到:“义学束脩,东道总备。分四次送,每季仲月十五日送一次,其诸学生家不必又具私礼。”

古人还有自己的“学生服”——青衿。“青衿”最早出自于《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诗注疏》中解释道:“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除衣服外,学子所用的帽子和鞋也都有讲究,如春秋时戴高高的“峨冠”、宋朝则戴高而方正的“巾帽”,明朝要求戴“四方平定巾”……

古代学生在外出求学时常背“笈囊”。“笈”是指专门装书的箧。《说文解字注》称:“笈,谓学士所以负书箱,如冠箱而卑者也。”而囊内常装一些印绶、钱币、书本之类的值钱东西,便于贴身携带。

古人为了求学往往要“负笈甚重”,跋山涉水。遥想《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于寒冬大雪中“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正衣冠、朱砂开智入学礼寄托希冀

古语云:“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入泮宫”指的就是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举行的入学典礼。入学礼不仅隆重,与成人礼、婚礼、葬礼并称为“人生四大礼”。

《礼记》中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步便是正衣冠,让学生注重自己的仪容整洁。入学时,新生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学生整理好衣冠。

步入学堂后,学子们要行拜师礼。先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九叩首;然后是拜先生,三叩首。拜完先生,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脩”——分别是芹菜,寓意为勤奋好学;莲子,莲子心苦,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运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表达弟子心意。

行过拜师礼后,学生要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后擦干,寓意净手净心,去杂存精,在日后的学习中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开学礼的最后一步是朱砂开智——先生手持蘸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谐音,朱砂点痣,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希望学生日后的学习能一点就通。

入学礼节虽看似繁复,但也蕴含着对学子们“青云直上”的美好希冀,表达着古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尊崇。

结语:古人云:“学不可以已。”自古至今,开学季的讲究虽有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向学的赤诚之心。最后,青年君想寄语那些正在求学路上笃定前行的莘莘学子:“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愿你们珍惜韶华,学有所成。

(作者:实习生马咏言,综合:新华网、《闲话古代开学与放假》、《古代学校如何收费》等)

来源:人民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