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历史类穿越小说里,主角当了大官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皇帝弄个免死金牌来保命,这玩意真有这么神吗?电视剧《武林外传》里,身为盗圣的老白在同福客栈过得畏畏缩缩,见到捕快就胆战心惊,等他娘给他从六扇门要了一块免死金牌后,老白整天拽着要去砸衙门的场子,免死金牌的作用可见一斑
可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历史上的免死金牌是什么样的呢?第一块免死金牌是谁颁发的呢?拿着免死金牌的人真的从此免死吗?
今天来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子关于免死金牌的冷知识吧
如果较真的说,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免死金牌这个说法,它的官方说法大家肯定也听过,它叫“丹书铁券”,牌如其名,就是一块铁牌子,上面用朱砂写着字,一般会写上赏赐时期、被赏赐人的姓名、被赏赐人的功绩等等,就跟大家都得过的“三好学生”奖状差不多,
“某某某同学,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表现优异,成绩良好,特授予三好学生奖状,免罚站一次!”
换到了丹书铁券里就变成了,
“某某某,功勋卓著,授予丹书铁券以表皇恩”,
最早的丹书铁券是由刘邦这个乡野混混起家的皇帝想出来的招,刘邦打下天下后,为了笼络那些功臣,想出了这么个虚名,给每个功臣都发了这么个小牌牌,还别说,混过社会的人想事情就是周到,为了防止假冒伪劣,刘邦把丹书铁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赏赐给大臣回家供着,另一部分则放在皇宫里保管着,
最初的丹书铁券作为刘邦拉拢功臣的工具,只是一个封侯拜将的凭证,并没有“免死”的功能,无非就是能证明一下你这个人跟着汉高祖一起打天下,都是好兄弟,就像我们小时候的拉勾勾一样,我们拉完钩第二天就能反悔,给功臣们发了丹书铁券的刘邦自然也可以事后清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信,那么大的功劳,还不是说搞死就搞死了?丹书铁券有个啥用?
另一个人就是周亚夫,这个人名声可能不大,但是各位读者如果有姓周的,恐怕还能跟周亚夫攀上亲戚哦,周亚夫驻*细柳营,留下周姓细柳堂这一支,今天细柳堂的周姓后人怕是遍布全国了吧,
周亚夫这个人,非常牛!对内曾以少胜多平定七王之乱,对外则击溃匈奴,为汉武帝平定匈奴打下了基础,在朝堂上,身为名将又官至宰相,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当然也获得了皇帝赏赐的丹书铁券,
然而周亚夫是什么样的下场?周亚夫快去世的时候,他的儿子准备了套盔甲、武器,准备给周亚夫陪葬用,结果被人告发到皇帝那里说周亚夫要谋反,当场气得周亚夫吐血三升!我一个要死的人了,你说我要谋反?结果皇帝定性说:你现在不反,死了到了冥府也要造反!最后周亚夫被投入大牢,蒙冤的周亚夫绝食五日而死,
丹书铁券这玩意,就是皇帝个人颁发给个人的奖状而已,没有免死的功能不说,想弄死你的话,丹书铁券挡得住?
司马迁在《史记》里统计过,从汉初到当朝,获得过丹书铁券的人共有百余人,最后活下来的人只有不到五个,
那么丹书铁券是怎么被赋予“免死”这个功能的呢?
南北朝时期,北周太祖宇文泰征战沙场的时候被部下李穆救了一命,为了表彰李穆的功劳,宇文泰特制丹书铁券一张,上书“凭此证书,可免十次死罪”,从此就开了“免死金牌”的先河,
南北朝时期,时局动荡,不知道哪天国家就亡了,大臣们也人人自危,生怕哪天惹得皇帝不开心就被砍了脑袋,有了丹书铁券作为免死金牌后,各个大臣都绞尽脑汁想要得到一块免死金牌,反观皇帝也挺开心,赏个破牌子而已,还不用破费赏赐些金银珠宝啥的,省心!
反正皇帝看你不开心,想弄死你就弄死,据说后唐庄宗李存勖给人发过一张免死九次的铁券,后来李存勖后悔了,给那个人安排了个“十恶不赦”的罪名,杀了
看到没?现在市面上的卖的《厚黑学》真是太年轻了,还是古人的智慧更博大精深啊。
到了隋唐时期,国家强盛了些、社会也富裕了,于是丹书铁券上用朱砂写的字就换成了镶金,从此变成了正儿八经的“金书铁券”,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免死金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直接搞起了奖状批发业务,不仅有功的大臣有奖状,太监、侍卫,看顺眼就赏一块,李氏宗亲更是人手一块!没看电视剧《薛仁贵》里,为了向皇室宗亲李道宗报仇,薛仁贵费了多大劲,谁让人家有免死金牌呢!到了李治登基,狂打老爹李世民的脸!直接否定了前朝那些免死金牌的效用,“对不起,你的免死金牌是无效的,受死吧!”
到了后来,“免死金牌”终结者朱元璋出现了,在朱元璋手里,免死金牌差点要改名叫做必死金牌!
朱元璋乞丐出身,就是抠门!在唐朝,免死金牌都是免死九次起步,到了朱元璋这样,直接就最高三次,还专门抠了下细节,免死金牌其他罪都可以免,谋反的罪不能免!
其实这样也好,正常人谁会去谋反啊?
然而手下大臣是正常人,朱元璋却不是正常人,在洪武一朝,第一批拿到铁券的,是34位开国功臣,嚯!这下子小心眼子的朱元璋可睡不着觉了,总感觉这些家伙想在背后搞个大事情,不如俺老朱先把你们搞死吧!但是免死金牌已经发下去了,总不能当场打自己的脸吧!
还好俺老朱有先见之明,事先规定谋反不免,
于是朱元璋派了锦衣卫日夜监视着这些功臣,只要有个啥动作,直接安个谋反的帽子戴头上,弄死再说!
开国六公爵里的韩国公李善长,手里有两块免死金牌,但是不幸卷入了胡惟庸案,先是被朱元璋放逐,后来这缺德的钦天监又向朱元璋奏报,“天象异变,当移大臣”,
于是,朱元璋的儿女亲家、老实本分的李善长举着两块免死金牌,带着三族族人,一起去了阎王爷那,
其他获得免死金牌的功臣也是这么被朱元璋一一弄死,免死金牌到了朱元璋这里,直接变成了催命符,
朱元璋:“嘿嘿嘿,俺老朱不是没文化么,把”免死金牌“看成了”必死金牌“,不好意思哈老兄弟们。”
到了大清朝,皇帝跟大臣们说,要不我赐你们个免死金牌保下命吧,结果大臣们强烈反对,最终免死金牌就彻底消失了。
还是老朱是实在人,看不得前面的皇帝们假惺惺的发“免死金牌”,直接把“免死金牌”弄绝了,
打字打到这里,我不禁有点担心老白的安危啊!毕竟他们就是大明朝人士啊,
老白,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