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贪官和珅有钱有权,为何不敢造反,甘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规范化 http://m.39.net/pf/a_8041553.html

众所周知,大贪官和珅,油头滑脑不学无术,他的形象家喻户晓。和珅在历史上确实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乾隆年间,他做到文华殿大学士、首席*机大臣,权力仅在乾隆之下。那么,在历史上的和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

网络配图

据《清宫遗闻》和《清朝野史大观》记载:乾隆做太子的时候,一次因事进宫,看到父王雍正的一个妃子娇艳无比,正对镜梳妆,不禁想和她开个玩笑,于是就从后面用双手捂住了那个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就里,遂用梳子往后击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额头上。乾隆的母后见了,就说那个妃子调戏太子,将她赐帛自尽。乾隆觉得对不住这个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颈上点了一下,悲痛地说:“我害尔矣,*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

后来,和绅入宫侍驾,乾隆越看和绅越像那个冤死的妃子,验其项颈,果见其颈上有一红色胎记。叩其年龄,也与那妃子死去的时间相合,正是25年。乾隆愈发吃惊,遂认为和绅就是那冤死的妃子之后身所化。为偿还年轻时的“孽债”,乾隆对和绅关爱由加,处处袒护,致使和绅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以至权倾朝野,作威作福长达二十余年而不倒。直到后来乾隆死后,嘉庆皇帝才将他扳倒,死时居然也是白绫赐死,与那妃子一般无二,真是历史的巧合。

乾隆宠爱和绅,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还债说”载于野史,不足全信之外,其中有和绅自身的原因,也有乾隆的原因,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封建官场的专制机制,三者互起作用,才成就了这一对令人难解的君臣之缘。

网络配图

和绅生于钮牯禄氏旗,属于满洲正红旗,幼时丧父,家境贫寒,使他过早的尝尽了人间世态的炎凉,同时也使他对金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他认为:只有有了钱,才能被人尊重;只有有了钱,才能做人上人。这一认识,为后来他疯狂敛财打上了深深的印记。为了出人头地,还在咸阳宫官学读书时,他就奋发努力,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他日后进入清朝*坛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据说和绅身材忻长,眉清目秀,不仅是个标准的美男子,而且还是一个聪明绝顶、出口成章、处事机敏的干练之材,而且以最会理财、敛财专长。例如:在他任内务府总管之前,这个主管皇家事务的机构经常入不敷出,常常亏空,和绅做了总管之后,内务府不仅不亏空,而且还略有盈余;他不仅善于从各省封疆大吏、盐*织造、及富商大贾那里聚敛钱财献给皇上,而且还首倡在朝廷施行“议罪银”,收入所得,全部并入内务府特别收入,以满足乾隆骄奢淫逸和好事铺张的生活需要,这点深得乾隆皇帝嘉许。乾隆自称儒雅皇帝,和绅相貌俊俏且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文,平时巧答应对、处理*务干练决断,都甚合乾隆心思,是乾隆晚年不可多得的助手。

从这一点上看,和绅受宠不仅仅是靠溜须拍马,而且是确实也有一些真本事,不然他也不会做到清朝的文武兼备的一等侯爵。当然,只靠本事还是不行的,和绅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对乾隆的耿耿忠心和善于揣摩乾隆的思想意图,他“以帝心为心”,处处变着法儿哄乾隆高兴,可谓乾隆的心腹密臣。乾隆爱好*金,他就建议乾隆建造万佛楼,让王公大臣和各级文武官员献金佛给皇上,借以敛财;乾隆喜欢谈文论史,自誉无所不知,他就在编纂二十四史时在明显的地方故意抄错几个字,让乾隆一一指出来,以示天子的英明和学识渊博,借以满足乾隆的虚荣心;另外和绅债乾隆面前不失时机的表现自己的忠心,比如既便他成了一等侯爵,在乾隆面前仍然自称“奴才”,而不是像别的大臣那样自称“臣”或“老臣”,有时碰上皇帝咳唾,他也总是亲自“以溺器进之”,时时处处都给乾隆留下是自己人的感觉,这在个人感情上对于取得乾隆的信任绝对是必要的。当然他的这些手段都没有白费,皇帝的信任换来了和绅仕途上的光辉前程,也造就了一个权倾朝野、“携天子以令诸侯”的“窃国大盗”。

网络配图

再问和珅那么多钱,权,为什么不造反,而甘愿被嘉庆杀呢?

原因有二:

从主观方面,伴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加,岁月的积累,特别是像和珅这样的人,要钱有钱,要权有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受尽了天下人的奉承,也受尽了天下人的唾骂,看得多听得多了,也明白了什么叫过眼云烟。另外,乾隆对他有莫大的知遇之恩,对他百般袒护,就算是石头,也暖到心里了吧!人家对你仁至义尽,你又怎么能够加害人家接班人呢?再说,和珅都那么大年纪了,大半身都入土了,二十多年为人臣,换句话说,就是当了二十多年的奴隶,又怎么会老了再生狼子野心呢?

从客观方面,他和珅是有钱,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钱并不是万能的!虽然和珅权倾朝野,但是,任然有无数的忠臣义士不断的打击他,让他不得不缩手缩脚。中国有个传统,自古**不一家,文职官员和武职官员脾性本就不对味。或许有人会说,人家二十多年的*羽会小吗?这就是完完全全错了!篡权,在古代那是诛九族的事情,你没点足够的“王八之气”谁会跟着你干啊,当时正值乾隆末嘉庆初,人民生活殷实,天下安定,根本就不像兵荒马乱那个年代,只要跟着你有肉吃就行!而且当时皇帝也还算开明,对于百姓,生活的好才是硬道理,你和珅不是想做皇帝么?自己抢去,我还是回家过我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来得安逸!

网络配图

综上,和珅钱再多,也造不起多大的反......

自古评论出天才,各位看官有什么想要表达的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