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古代的守宫砂是怎么回事 [复制链接]

1#

什么是守宫砂?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在女子手臂上有一朱砂痣,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判断女子是否贞洁的一种方法。

那什么叫“守宫”?就是壁虎,壁虎是蜥蜴的一种,古称“守宫”。

“守宫砂,就是用红色朱砂喂养的“守宫”,干透后经过捣治后,点在女人的肢体上,终身不掉,可一旦失身或有房事就自行脱落,所以女人要保持贞洁,就要“守宫砂”。

“守宫砂“早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就有记载,但主要出现在巫术方术家、神仙志怪的书中,到后来才入医典。

“守宫”一词最早出现于《尔雅》,房屋在古代的称“宫”,由于壁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

到后来,“宫”主要指皇宫内苑,也有为皇帝看守后宫之意。守宫砂也许就是借用了这个意思。虽然隋唐时的《唐本草》中就开始对守宫砂的实用性提出质疑,但这种方法随后一直延用下去。

那么守宫砂这种东西是真的吗?真的能够验明一个少女是否纯洁?它制作过程是什么?

书中这样记载:“取守宫新合阴阳者牝牡各一,藏之瓮中,阴乾,百日以饰挪帝,则生文章。与男子合阴阳,辄灭去。”

这里说的是守宫砂生产过程严格而繁琐,先要用朱砂来喂养雌性壁虎,等待它身体发红色后。再用瓦片焙干,研沫;再掺入朱砂,去喂养另一壁虎,如此要反复七次,最后将这一只红色壁虎用捣烂,然后点在少女手臂上成为朱砂痣,据说不褪色。只有少女变成了少妇,就是有了性行为后,朱砂痣会自行脱落。如果少女还是纯洁之身,这守宫砂就会一直存在手臂上,直到破身后才会消失。

但问题是,历史上守宫砂真的存在并有效吗?其实,守宫砂好像只存在于一些书籍中。并没有谁真正饥制作出过,据说连李时珍也没有见过真正做成的守宫砂,更不用说一般人了。也不排除先秦有人真的制造成了守宫砂,并应用过,还有效果,反正就目前来看各类书籍中的记载也只都是根据传说来的。

有人认为,守宫砂根本就没有检验女子是否少女的功效。可是虽然没有用,就像古时滴血认亲,在历史上它却一直发挥着作用,也一直在被人们使用,残害着妇女们。

守宫砂的出现,其实就是在广大女性身上又多加了一道枷锁。历史上,它逼迫着女子把贞节看的比天大,比命贵。如果一个少女婚前失去贞操,那简直就是天塌了一样,会受到男人的抛弃。男人也愿意用它来验证女人的贞操,这好像也是“守宫砂”这种东西存在的唯一价值了。

那么人们要问了,历史上这种不人道的“守宫砂”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守宫砂”大体应在秦始皇时广生的,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开始重视自己子嗣血统传承的纯正。子嗣血统传承的纯正与女人能否坚持贞操有关,而守宫砂的功能就悬检验女子始前是否贞洁。在封建社会,男人对女子贞洁非常重视,子嗣血统关系到家族的传承以及对祖宗祭祀要求。就是要求继承人必须是其亲生父亲的子女。所以,确保女人的贞操,才保证子女血统纯正。

二是得力于秦统治者对世风的整治。

秦统一国家后,社会动荡不安,社会风气甚差,朝纲不正。秦始皇为自身的统治,颁布一系列法令进行整治。特别是在禁止淫佚、奖励贞洁等方面。

而秦始皇曾两次以立石刻碑的形式下发整饬世风的*令。提倡女子贞节,禁止淫佚,以教化世风。因此,这也使人们开始对于女人贞洁的观念重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是对方术巫术的迷信。从战国末世到秦,民间的巫术方士炼丹可以长生的学说开始在社区上盛行。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统治者秦始皇晚年,也深深陷入了导找仙药,追求长生不死的行列。

他“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还曾先后派出多人到海外求仙人和仙药。

上行下效,他的这一爱好使社会上大兴方士、方术之道。方士们在炼制仙丹时,不仅要用到丹砂,还需童男童女作辅助炼丹。为了准确的对童男童女的纯洁的检验,就需要一种方法来进行。这时就产生了用“守宫砂”的方术流行开来。

特别是在魏晋时期,道教的盛行,使社会上“炼丹术”得到认可,这也守宫砂的运用提供了社会环境。

“守宫砂”说到底,就是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又一铁证,也是男权社会中男人是把妻子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的具体体现,更是强加于女性身上的又一道枷锁。

守宫砂,可以说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它的存在和盛行,却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制造了许许多多的人间悲剧,它使无数无辜的妇女为了所谓的的贞洁、贞操,或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黑暗悲惨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