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甘露藏药材珊瑚入药有奇效 [复制链接]

1#
名贵藏药材解析珊瑚(久如)藏医典籍论述

本品始载于《四部医典》。《鲜明注释》云:“生于海边石崖和沙地,形如树。按其颜色可分为白、红、黑三种,白色为多年在水中被水垢包裹者;红色为众所周知的树状者;黑色者状如印乌鸦之眼睛黑而明亮,此种作成念珠,被霍尔等民族视为珍品。”《晶珠本草》云:“本品分为红色、黑色、白色三种。红珊瑚为上品,只有此品入药。黑珊瑚霍尔等民族视为珍品。白珊瑚藏地虽有,但印度人不重视采集,比较稀少。三者均生在海边石崖和沙地,形如树,石质。因生态如树,故而称为珊瑚树。”《甘露本草明镜》云:“茎的粗细长短不定,状如鹿角,似树枝状生长。截断后,可在截断处继续生长。其外观虽如水中岩石(外皮呈白色),但其实质为众所周知的红色。”

藏医所用的其乌如为红珊瑚科动物红珊瑚的石灰质骨骼,形态上与上述所载相符。

为红珊瑚科动物红珊瑚的石灰质骨骼。

红珊瑚Coralliumrubrum(Linnaeus)

为一种低等群栖腔肠动物,虫体仅9mm大小,由内外两层细胞组成,呈半球状。在口的周围有八个羽状分枝的触手。骨骼系统是由虫体的外胚层细胞移入中胶层中,分泌角质和石灰质的骨针或骨片等,在群体共肉中央部愈合成石灰质的中轴骨骼。

群体着生于海低的岩礁上。虫体常以生有多*刺细胞的触手捕食。单细胞的浮游动物、甲壳虫小动物以及棘皮动物幼虫所组成的浮游动物都是珊瑚虫喜欢的食物。桃色珊瑚主产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深海中,在我国南部沿海也有少量分布。

味涩,性寒、平。

清经络热,肝热,解诸*。主治脑病,肝病,各种发热,中*。

珊瑚在古代就是一种名贵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述,有明目、止血、除宿血之功效;《唐本草》有红珊瑚“去翳明目,安神镇静,治疗惊痛和吐衄”的记载。西洋典籍中也有记载珊瑚有治眼疾、镇血之功用。

在青藏高原,红珊瑚被藏医被视为圣药、灵药,应用在如七十味珍珠丸,二十五味珊瑚丸等珍贵藏药的制备中。藏医学理论认为,红珊瑚味涩、性寒、平,具有通络、开窍、止痛、清热、解*、镇静等功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肝热、脉热、*热、白脉病、中风、骨伤等。

18世纪,由藏医药学大师帝尔玛·丹增彭措撰写的《晶珠本草》中对红珊瑚的药理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并根据藏医学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成功研制出了著名的经典藏药——“二十五味珊瑚丸”,沿用至今被《中国药典》所收录。

二十五味珊瑚丸以珊瑚为君药、由珍珠、青金石、珍珠母、诃子、木香、红花、丁香、沉香、朱砂、龙骨、炉甘石、脑石、磁石、禹粮土、芝麻、葫芦、紫菀花、獐牙菜、藏菖蒲、草乌、打箭菊、甘草、西红花、麝香等其它24味药材组成的珍宝类藏药,通过红珊瑚清热解*、通络止痛的功效,达到改善人体神经营养,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的作用,因此用途广泛,为藏医治疗神经系统的常用药物。临床上,“二十五味珊瑚丸”主要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昏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随症配伍其他药物治疗白脉病、脑供血不足等具有良好的疗效。

(以上产品属处方药,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参考,如有相关病症,请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并遵医嘱服用。)

【名
  称】:二十五味珊瑚丸

国药国药准字号Z

【成
  份】:珊瑚、珍珠、青金石、珍珠母、诃子、木香、红花、丁香、沉香、朱砂、龙骨、炉甘石、脑石、磁石、芝麻、葫芦、紫菀花、獐牙菜、藏菖蒲、草乌、打箭菊、甘草、西红花、人工麝香。

【性
  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苦、涩。

【规
  格】:每丸重1克。

: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晕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经性疼痛。

:口服。一次1克(1丸),一日1次,研碎后服用。

更多藏医药指南

请联系藏医南卡加医生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