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清朝发生禁门之变,大臣要给全部太监吃辟 [复制链接]

1#

清嘉庆朝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禁门之变(癸酉之变)”事件,据说还有不少宫中的太监参与此事。事后,有大臣发明了一种“辟邪丸”要给太监们强行服用,以求净化太监心灵,让他们一心“忠君”报国,脱离低级趣味,做一个纯粹的太监。“辟邪丸”的作用真的很神奇吗?嘉庆皇帝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清嘉庆18年即公元年,天理教徒林清,李文成二百余教众,在内廷叛乱太监的带领之下,开始猛攻紫禁城。这些社会底层人士队伍的突然发难,打得宫廷侍卫措手不及,一度连连败退,被天理教徒攻进了紫禁城的东华门和西华门。

教众们不熟悉紫禁城的道路,全仗着几个太监当向导,一时之间竟逼近了皇宫禁地。在此危急时刻,时为皇子的道光皇帝赶紧取出火枪,抬手便打死了两名起义的天理教教徒,随即组织守卫人员进行围剿。

天理教徒本来就战斗力不强,他们在大内侍卫的围剿下很快败下阵来,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些人见大势已去,便丢下武器举手的投降。当然,投降的人群中少不了那几个带路的太监。

嘉庆皇帝对此极为气愤,他怎么也不会想到,如此威严的紫禁城,居然会被起义者攻破。他更想不到,带头来攻打自己的人,还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太监。嘉庆帝盛怒之下,决定亲自对这些造反的太监实施审问,非要弄出个子午卯酉来。

审讯之时,七个太监都吓破了胆子,一个劲儿的磕头求饶,嘉庆皇帝看在眼里,气在心中,下令将七个太监全部凌迟处死。

正所谓“没有内鬼,招不来外贼”,嘉庆皇帝也深明此理,如此胆大妄为的行动,宫中的太监不可能只有七个人参与。见皇帝如此盛怒,大臣们都顺势要求对宫中太监进行“大清扫”,宁可错杀一万,绝不放过半个,一定要揪出所有的内鬼,全部拉到菜市口处斩以示惩戒。

此提议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但嘉庆皇帝冷静下来后感觉有些不妥,若是这样大张旗鼓的查下去,宫中太监必然人人自危。真要是将太监们逼到了绝路,说不定还会激起什么变乱,到时候自己恐怕连睡觉用膳都有性命之忧。毕竟前朝酷爱炼丹的嘉靖皇帝就曾有过此事,他可不想像嘉靖皇帝一样,晚上睡觉时被奴才们差点活活勒死。

有一位大臣见嘉庆皇帝始终不同意,便从袖口拿出了一丸丹药,信誓旦旦的告诉皇帝:“陛下,此乃辟邪丹,服之可清心明意,绝任何妖祟奸邪之心。只要给太监们每人服一颗,便可保陛下夙夜无虞”。

“辟邪丸”究竟是什么?这还得从中医的理论说起。“辟邪丸”名为“辟邪”,实质上只是镇定安神的药物,明代著名医书《育婴秘诀》中曾记载了其药方:“(辟邪丸)人参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使君子肉1钱,夜明粉1钱,干蟾灰1钱,沉香5分,雄黄(水飞)1钱,朱砂(飞)1钱,黄连1钱5分,麝香少许。”

通过药方可以看出,所谓的“辟邪丸”只是用来治疗小儿癫痫惊风之药物,属于如今的“镇定剂”类药品,哪里会“清心明意”或“绝妖祟奸邪”,此类说法只是大臣们望文生义的误解罢了。其实嘉庆皇帝心里自然有数,清代宫廷重视皇子教育,医药典籍也多有涉猎,故此他对“辟邪丸”持坚决的否定态度,并连声说:胡闹。

嘉庆皇帝觉得心病还得心药医,一味的用强反倒会误事,故此颁下旨意宣布:“七个祸首太监已经伏法,未发现他人之异心,因而不再对此事进行追究,但日后如若有人再萌生异志,定然严惩不贷”。谕旨发布后,太监们这才放下心来,从此再不敢有非分之想。

帝王之术不同于臣僚之谋,臣子只会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点,而帝王却懂得全局考量。在此次事件中,嘉庆皇帝并没有因大臣们的起哄而乱了阵脚跟着瞎胡闹(这让小编想起了《笑傲江湖》中,任我行给手下吃邪药三尸脑神丸),而是用帝王坦荡的城府,让一场血雨腥风瞬间过去,让紫禁城再次恢复平静,这也正是嘉庆皇帝真正的高明之处。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