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实施方案(—年)》,计划用3年时间引领各地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一批示范模式林,打造全国先进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机制措施。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种包括行政、经济、法律、社会、技术以及科技等手段的行为,涉及天然林和人工林,它是有计划的各种人为干预措施,目的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功能,同时通过发展具有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的物种,来长期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环境的需要。
01
『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概况』
年我国共安排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个,其中,国有林场个,国有林区51个林业局,集体林适度规模经营主体38个。共涉及28个省(市、自治区)和6个森工集团。年度试点任务规模拟定.66万亩,其中:中幼龄林抚育.37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6.29万亩。试点单位较多、规模较大的省份有江西、河北、福建、湖北。
主要内容
一是初步建立科学可行的森林经营方案制度;
二是推动建立有效的森林经营管理决策机制;
三是积极建立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的保障机制;
四是总结提炼多样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样板;
五是探索国有林固碳增汇的经营模式。
抚育对象
?优势树种与立地相适应,郁闭度大于0.8的幼龄林和中龄林;
?株数低于相同立地条件最低保留密度的林分;
?造林成林郁闭后,目的树种受压制的林分;
?造林成林后第一个龄级,郁闭度0.7以上,林木间对光和空间等开始产生比较激烈竞争的林分;
?复层林上层郁闭度0.7以上,下层目的树种株数较多,且分布均匀、树高生长明显受抑制的林分;
?遭受严重病虫害或其他干扰,林分郁闭度不足0.4的林分;
?林木胸径连年生长量显著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
创新举措
引入先进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试点地区积极引进并实践国际上先进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例如生态系统管理、多功能林业等,以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平。
创新经营模式和技术标准:针对不同地区和森林类型,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并建立了多种有效的森林经营模式和技术标准。这些模式和技术标准旨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推行森林认证和监管制度:试点地区积极推行森林认证制度,通过认证机构对森林经营单位进行评估和认证,确保森林经营活动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森林资源的安全和稳定。
深化林业改革和政策创新:试点地区在林业改革和政策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等,以激发林业固碳增汇的活力和潜力。
典型案例
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国各地林业局认真落实国家部署,将其列为年度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各地特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坡林场:桉树纯林改造实践案例
广西壮族自治区七坡林场经营总面积72.32万亩,有林地面积66.97万亩,森林蓄积量.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3.27%。近年来,林场探索推行目标林、目标树等森林经营模式,累计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面积5万余亩。特别是在桉树纯林改造为混交林模式上,以培育大径级用材林为目的,采用同龄混交、异龄混交及全周期经营等模式,以均匀分布或条带状分布等复合类型,培育近自然林2万亩。根据—年示范林监测样地测算,林分平均年蓄积量由改培前每亩1.97立方米,增加至改培后的每亩2.26立方米,提高了14.7%,土壤有机质提升18%,预计每年每亩固碳4吨。
二
福建武平南坊国有林场:乡村、企业、林场三方共赢实践案例
福建省武平南坊国有林场开展朱砂根种质资源繁育,产业化示范推广育苗近20万株,建成基质生产线1条,收集保存朱砂根种质资源61份,为全国朱砂根种业创新和产业化开发提供种质支撑。上杭白砂国有林场辐射带动民生产业,与医药公司合作共建上杭骨碎补育苗中心,打造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近个,促进当地增加税收,实现了乡村、企业、林场三方共赢。
年8月15日,来自上海的企业与三明将乐县现场签约2万吨林业碳票,成交价30万元,这是我国林业碳票首次跨省销售。通过探索林票制度,把林权资产折资量化,创新推出以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为样本的“林票2.0”,打通社会资本直接投资林业的新渠道。目前,三明市已累计制发林票超7亿元,惠及林农近8万人。
三
四川雅安雨城区望鱼镇四方村:“国有+集体”模式实践案例
雅安雨城区望鱼镇四方村,曾经由于偏远落后、观念陈旧、农村劳动力流失,资源富集与经济落后反差较大。如今这些“靠山吃山”的留守老人华丽变身为从事森林抚育的“蓝领”,尝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的“甜头”。
“国有+集体”模式让林地由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促“小山”变“大山”。通过引导村民与社会资本合作,创新实施“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林业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联营模式,逐步实现“林地增效、林农增收、集体收益、公司发展”的多赢局面,村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强筋壮骨。国家补助费用为每亩多元,务工费用为每天元,再加上售卖伐木每立方米—元,村民平均年增收达1万元。
目前,四方村试点面积已从最初的亩增至1.8万亩。下一步,四方村将把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与国家储备林、碳汇开发等一批重大项目有效结合,扎实推进森林可持续试点工作。
四
浙江省庆元林场: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模式实践案例
浙江省庆元林场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以及丰富的森林经营工作经验,成功入选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作为浙江省试点单位之一,庆元林场坚持“把保护作为最实基础,把转化作为最大突破,把平安作为最优机制”的工作原则,创新探索经营模式,稳固森林发展路径,锚定共同富裕目标,助推森林可持续经营落到实处。
探索森林固碳增汇经营模式。结合浙江省林业固碳增汇试点建设,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为重点,通过蓄积增量+高碳汇树种蓄积增量实现1+1碳汇增量。针对杉木林和松木林林分结构简单、病虫害严重,次生阔叶林林分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以林分结构优化为核心,通过林分疏伐、栽植木荷、青冈等速生、高碳汇树种构建复层异龄林,研创多目标、多效益的森林经营模式,实现木材生产和碳汇功能的协同提升。
打造“上层杉木大径材+中层珍贵树种+下层林下经济”三位一体的立体经营模式。在抚育储备优质大径材的同时,拓展绿化造林第二空间。并且实现国有林下空地流转,积极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经济,结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谋划与林农合作开展林下菌菇类种植以及中草药种植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变单一林业为复合林业,推动农林产业有机结合,促进林农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研建中幼龄林抚育提升模式。以培养大径材乃至超大径材为目标,根据合理密度原理,调整林分密度、改善保留木生长条件、促进林木高生长、稳定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为促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奠定基础。
预期成效
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是现阶段提高森林质量的重要手段,试点工作的阶段性目标是:第一,试点单位初步形成以森林经营方案为核心的森林经营决策机制;第二,区域性主要类型的林分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促进天然林正向演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固碳能力得以增强;第四,各省初步建立以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以提升森林质量为导向的政策、技术、投入和保障体系,总结提炼一批森林经营模式和技术标准。
02
『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多元经营模式探索』
据以上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以下可复制可推广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一
“国有林场+”模式
国有林场是集体林区中另一重要营林主体。创新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机制,协同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国有林场改革,规模经营、专业合作,是集体山林变‘摇钱树’的有效途径。
龙岩市创新场村合作机制,通过“国有林场+”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林业,建立林农、村集体与林场、林企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了合作经营、股份经营、委托经营等多式联营机制,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林农共同富裕。
完善建立木质林产品碳汇方法学,加强木质林产品碳汇计量和方法学研究,将木质林产品的减排量和碳汇贡献纳入排放权市场,推动和加快木质林产品碳交易,助推木质林产品产业发展,带动森林碳汇能力提升。
完善建立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机制,加大对南方集体林区人工林经营的中央财政投入力度,细化中央财政造林补助项目有关科学经营要求,进一步加大营造混交林的法律保障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培育大径材等科学营林技术等,充分发挥森林固碳增汇潜力。
二
国储林+碳汇林模式
“国储林+碳汇”开发有利于创造乡村绿色新财源。实践证明,植树造林、保护建设草原、治理沙漠,就是在绿色新财源。绿色植被增加后,增加的森林和碳汇可以通过木材的轮伐、林下经济和碳交易、排放权交易,实现碳平衡,助力农牧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也扩大了乡村碳汇资源增量,促进生态经济和高质量发展。
淳安县是林业大县,现有林业用地.9万亩,其中公益林.7万亩,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均居全省首位。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业局以国储林和碳汇林为切入口,按照“营造林工程建设+产业融合发展+林业碳汇开发交易”的建设模式,探索“富林、富产、富民”的共富新路子。
三
林业碳票模式
“林业碳票”是地方林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有益探索,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并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贵州省丹寨县首张省级林业碳票由丹寨县国有林场持有,涉及面积.4亩,碳减排量.38吨。它本次碳汇核算期为7年,是年至年核算监测的固碳量,下一个监测期产生的固碳量,还可以再次流转。有了林业碳票,林地资源就变成了资产,“空气”变成一种可升值、可交易、可质押的有价证券。
四
农林“产业+生态”模式
林地为载体种植其他作物,林下种植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农林产业经营模式,是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的有效途径。
蒙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辖12个乡镇街区、个行政村、57.6万人,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境内林木覆盖率73%,大小山头座、河流条、水库座,有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的岱崮地貌。
蒙阴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利用自身的果树和养殖条件,把蜜桃种植、长毛兔养殖和沼气建设结合起来,利用树落叶加工成饲料喂养长毛兔,兔粪进入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渣沼液用来为桃树施肥,构建形成“兔—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既提升了果、兔产业附加值,又为果树提供了有机肥料,减少了化肥使用,提高了果品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是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发挥森林“四库”功能的具体行动。全面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保持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不断增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和林产品供给能力,是森林科学经营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国家生态、气候、粮油、能源、供应链等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助力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多元需求、破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难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具体行动,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更多有关林业碳汇、碳交易市场、碳金融等方面的疑问,欢迎向林环双碳百家号咨询或点击首页加入百家号群,我们将为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和咨询服务。
#森林可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