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就像一壶老酒,日久而弥香。尤其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回顾端午节的来历以及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现实妙用,是温故知新,更是认清形势后的砥砺前行。
感恩端午,心“粽”有爱。5月20日我就收到了今年的粽子,是重庆女友寄来的“好端端粽乐乐”安康礼包,其中一盒香肠蛋黄粽,一盒桂花黄米山药粽。蒸粽品尝,暖暖的感动扑面而来。
端午是仲夏的开端,“端”有“初始”之意,此时太阳直射,万物皆盛,之后便是五谷成熟,成为盘中餐。丰收之后,人们把谷物先抛入山上、江中,“翠叶披覆,彩丝裹身。皎皎玉姿,不染尘埃。以之投江,聊寄心香”,这是一种感恩的祭祀,感谢大自然的赐予,感谢大地生养万物养育了我们,端午节逐渐成为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齐名的我国最著名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美食端午,粽香千年。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西晋《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到了唐代,粽子已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姚合的“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最早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文化端午,诗意祝福。端午节是欧阳修眼中“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动人景致;也是苏轼笔下“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古老民俗;还是陆游感叹“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的仪式感;更是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化传承。从“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热闹龙舟竞渡,到“独炷炉香薰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的惬意心境,诗词歌赋承载着端午节的美好祝福,凝聚了先人在天人合一、时序更替中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智慧。又到端午,我们重读这些至美诗句,亦是在那一片葱茏诗意和家国情怀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和魅力。
防疫端午,沐浴平安。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每年农历五月,天气湿热多病毒疫疾,一直被古人认为是“恶月”,古人形容此间“五毒尽出”,蛇虫繁殖,易咬伤人,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中国最早的农事历书《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所以,祛病防疫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内容,饮雄黄酒、佩香囊、挂菖蒲和艾草、拴五色丝线、挂五毒图、挂钟馗像等端午节民俗都有驱除灾害瘟疫、祈求平安健康的寓意,端午节也算是我国最早的“全民卫生防疫节”。因此,端午节大家见面的祝福语是“端午安康”,而不是“端午快乐”。
1.百药浴。《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有:“蓄兰为沐浴。”《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会沭芳。”此中之“兰”并非兰花,而是带香气的佩兰或香草。这种习俗传承至今,多采用菖蒲、艾蒿等草药搭配,经过沸水熬煮成药水洗澡,俗称“百药浴”。
2.插艾悬蒲。古时民间驱邪祛毒有“三宝”:菖蒲、艾草和蒜,故此又称“端午三友”。每逢端午,人们都会在自家墙上挂一些艾草、菖蒲和蒜,以避邪气、预防瘟疾。
3.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以酒喷洒。明代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
4.采茶、制凉茶。在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对健康有益。
端午节的传统智慧在于,居安思危的中国人将避疫、防疫意识巧妙融入一年四季的节庆之中,并将其上升为一种仪式化、审美化的民族文化,用一代代的传承告诉我们要用心生活。
作家王蒙曾评价端午:“是一粒粒梦想的糯米,包裹成一枚坚实的粽子;粽叶,如男人的胸怀和大志,包容,让一切粘连,让一切和谐。”的确,艾香四季轮回,生活永远向前。作为率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承载着多样且厚重的中华文化传统,需要进一步挖掘传承,更需要不断发扬光大。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
作者/木易
图片/摄图网
责编/陈晓冰
审签/志飞
监制/席淑君
优质内容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