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端午假期来袭,这些习俗你了解吗 [复制链接]

1#

Hi~城市青年们

马上就到端午假期啦!

想好怎么过吗?

如果还没计划就快来看看

小蓝的端午假期活动安排吧!

端午节在记忆中,

是手腕上的花绳、脖子上的香包,

是满屋粽叶和门头艾草的清香,

是看龙舟竞渡百舸争流

还有什么馅儿的粽子更好吃的争论。

配香囊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

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里通常是朱砂、雄*、香药等中草药,用五色丝线系着。

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

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它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

端午节划龙舟

“龙舟”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古书《穆天子传》卷五:“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预《九歌·湘君》中“驾飞龙今北征,邅吾道兮洞庭”,“石濑浅浅,飞龙兮翩翩”,学者们也认为“飞龙”即龙舟。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

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

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无非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

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

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但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今年就暂时停止了划龙舟这项端午习俗。

端午挂艾草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

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

端午节吃粽子

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喝红酒

端午期间人们喜食粽子。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多食会令人脾胃滞胀。

在进餐的时候饮用适量葡萄酒,既能够增加食欲,还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起到健胃作用。

端午恰值仲夏,高温多雨,湿气较重。

常年的工作劳累,有不少人到中年以后会患上颈椎病、关节炎、体内湿气重等症状。

如果贪凉喝啤酒,会加重这些病症;

相反,适当喝些葡萄酒,可以活血化瘀,祛除体内湿气。

让我们从今晚就开始狂欢!

烧烤、粽子配红酒,放松好心情,迎接端午小长假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