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话长,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和尚在念经,经文是《江西大汾骑楼》
好了,进入主题,我是路过这里的,此行主要目的是拿下江西第三高峰南风面。我出行的原则是allinone,去一个地方,抓住重点,同时争取一网打尽当地所有铅华与风景!
有时,机会就在眼前身边,旅行也是话说当年(有没有说书大师单田芳的感觉),请往下看
广州是明清时期全国重要的通商口岸。清代以来,西风东渐,源于古希腊的外廊式建筑“十三夷馆”——骑楼的雏形,开始传入广州。
光绪十六年(年),一些在广州经商的遂川籍商人回到家乡,在汾江(今大汾镇所在地)两岸建商铺经商。赣版“十三夷馆”——骑楼,由此在遂川出现。由于骑楼融入了西方元素,具有明显的异国风情,让当地人们眼前一亮,一时成为时尚。
我是吃饭时临时决定去看的百年古街的身世之说
大汾镇,位于遂川县西部,古称“汾江”,因“三河汇集,水清如镜”而得名。又因历史悠久,而获“遂川西部文乡”之美誉,境内历史文化古迹不胜枚举,已存世多年之久的骑楼古街就是其中之一。大汾骑楼街由街、巷、院组成,其街道主要由西向东作为骨架,其他巷道主要分布于大街两侧,形成不规则或潜规则网状,形若凤凰单展翅。
据《遂川县志》记载,骑楼街长余米,宽10米,从清光绪十六年(年)开始修建,主要有三圣宫路、古西门街(今大汾中学住宿楼)、东门路92(今农贸市场出口92)。光绪二十二年(年),遂川县令主持修葺骑楼下街,夯土加宽加高旧有砖墙、防火墙等处。宣统3年(年-年),老街以十字路口开始形成骑楼一条街。宣统末年,上下街联为一体。
从此,骑楼一条街全部形成。
骑楼相片是.12月照的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改变
骑楼可以防晒,防雨,又可以当道路行走,挺好的
感觉有点乱,堵了由于时间有限,我没进屋探望
汾江,让我想起了山西汾酒,哈哈江西遂川大汾镇街道都是民房沿街而建的
这桥不错这水很清,就是乱扔垃圾,让风景如画的乡村变成垃圾处处的地方
中午,准备吃饭看到客家妇人及小孩
这里属于客家地区,语音我听不懂,遂川县除县城泉江镇和附近的瑶厦、珠田、年源、雩田、枚江、盆珠等乡说赣语之外,全县其余二十多个乡都说客家话,客籍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井冈山市*坳、下七、长坪等乡和罗浮垦殖场的大井、朱砂、罗浮二个分场,客籍占全市人口的约40%。
看打扮,还不富裕,吉安老区加油话说本人也是庐陵君(哈哈)
我叫了这道菜,10元开吃,味道杠杠的吃饱后去南风面爬山
成功登顶南风面2米公交真贵大汾到遂川记得当年是20元(春节价格),
我在浙江慈溪余姚最多两元,真坐不起
两天后,我从南风面下山,还是摩托车这是山区必需品
南风面下山留影这周边还有温泉,价格谈不拢就没去了,准备坐车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