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一幅《千里江山图》以其恢弘的气势和靓丽的色彩惊艳四座。这幅画所用颜料极其珍贵,红色原料是赭石,绿色原料是孔雀石,青色原料是蓝铜矿,白色的原料是砗磲,这些颜料基本都是从宝石及矿石和中药材中提取的上品。由此人们得以了解名画的另一先决条件——“名贵的颜料”。是什么成就了这些有色物质的名贵?关于它们又有哪些逸闻趣事?一起看看宝石颜料的事。
《千里江山》图曾经稀缺的群青蓝
在人类历史上,历代皇室会因对某种色彩的偏爱而使它尊贵,固然王者的垂爱可以使它身价百倍,但是在古代,很多高贵的颜色大都稀缺,因不以获取而被人崇拜,加上颜色本身非凡的品质更加受人喜爱。北宋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使用了大量珍贵的蓝、绿色矿物颜料,在当时,这样的矿物颜料弥足珍贵。
青金石,出自阿富汗的一座山。相传,很久以前有个人在穿过阿富汗群山的时候,遇到一块蓝色的石头,色彩美得令人惊奇,他想“莫非是天空落到了地上,变成了石头”。青金石确有一点神秘的色彩,随着东方贸易线路传入欧洲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被视作价值连城,在文艺复兴时期,青金石是地位的象征,价格和黄金一样高。
青金石的颜色非常迷人,地球上只有少数几个地方能够得到它。人们拿到青金石,敲碎研粉,会有一股很重的硫味儿。含硫的化合物通常呈黄色,但硫与其它元素的独特组合,形成了青金石这种饱满的深蓝色,人们称之为“群青色”。蓝色的粉末与油和石蜡混合后,就成为了颜料。
用青金石制作的“群青蓝”之所以珍贵,是因为青金石独特的生成环境。只有在地壳深处35至40公里之下的“地质熔炉”里,在极高的温度和压力下,才能让三个硫原子排成一列,这种方式的组合才能形成鲜艳的蓝色。通过地震和板块运动,这些蓝色的石头在千万年里被一点点推向地表,我们才能得到它。所以用青金石制作的“群青蓝”是所有颜料中最珍贵、最昂贵的。在西方,早期绘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既蓝色不能成为一幅画的主要色调,“群青蓝”是“圣母玛利亚”的专用色,在古代是比黄金还要昂贵的颜料。我国青金石产量极少,所以古代壁画中使用并不普遍。蓝铜矿,又称石青。是古代壁画中最常用的蓝色矿物颜料,与青金石相较,其硬度低且价格较低,成为取代青金石的主要蓝色颜料。
青金石制成的群青颜料赭石、红珊瑚与朱砂
红色所携带的能量超越了色彩本身。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自然界中随处可见其。史前洞穴中,先民已用暗红色的代赭石矿石在岩壁上绘画。
矿物颜料赭石的产生,需要氧化铁,而最早的氧化铁出现在海底。海洋中的游离铁消耗掉蓝藻排出的氧气,形成氧化铁,这种红色的粉末落在海床上,随着地质运动才来到地面。
氧化铁在一种珍贵的宝石颜料“红珊瑚”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
红珊瑚是珍贵的有机宝石,也是名贵的矿物颜料。红珊瑚有特定的生长环境,捕捞珊瑚需潜入40-70米深的海水。珊瑚的昂贵在于捕捞的风险,捕捞者沉入65-70米深的海中,他们要当心暗流,还要留意鲨鱼,在海底任何的失误都足以失去生命。长期潜水对他们身体损害很大,珊瑚捕捞者有50%的死亡率,许多捕捞珊瑚的人都长眠海底了。红珊瑚是珊瑚中的极品,氧化铁多的时候红珊瑚的红色很深,氧化铁少则是淡红色或粉红色。先辈们认为珊瑚能够去除邪灵,老人们用它祝福子孙。
朱砂提到丹砂,不得不提起一位女商人“巴寡妇清”。相传巴清十八岁嫁到夫家,一年后公公不幸去世,四年后丈夫染病身亡。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清,成了寡妇,独自担负起夫家经营丹砂矿的实业。
在秦朝重农抑商,全民上缴兵器的情况下,巴清却得到秦始皇的特许,准许她拥有私人武装,且势力范围波及全国。秦始皇将晚年的巴清接入咸阳客居,又在她死后为她修筑“怀清台”。秦始皇这么重视巴清,不是因为她漂亮,更不是因为她是寡妇,而是因为巴寡妇清是丹砂的化身,丹砂,是巴清的价值所在。
丹砂用途广泛,是非常名贵的矿物颜料。丹砂有镇静作用,是古时候战争年代的重要军需物资,丹砂与其它药物混合制成的药剂治疗创伤恢复得很快。可以说,谁掌握丹砂谁就夺取了获胜的先机。《吕氏春秋》中记载“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这场战争可能与争夺丹砂资源有关,事实上,争夺丹砂的争斗由来已久,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巴国与楚国、秦国与楚国之间围绕丹砂的战争几乎从未停息过。
在古代,丹砂被视为血液的替代品,可以驱邪去鬼。古人认为红色能通神升天,所以在墓中撒入红色的丹砂,希望能够使死者起死回生。古人发现丹砂用火烧能转变成水银。水银掺入丹砂又能还原为丹砂。丹砂神秘莫测而又生生不息的特性,致使古人以为丹砂能制成长生不老的仙药。据考证仅在唐朝皇帝驾崩与服食仙丹有关的就有唐太宗、宪宗、穆宗、敬宗和晚唐的武宗、宣宗等。
由于丹砂可以提炼水银,汞蒸气有剧毒,在墓穴中加入丹砂与水银,不仅可以防止尸体腐烂,还能起到防警后人盗掘的作用。所以,墓葬之中使用丹砂及水银便逐渐演变为帝王胄室的墓葬传统。
丹砂还是珍贵的矿物颜料,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织品中,不少纹饰就是用丹砂绘制而成的,尽管埋葬时间长达两千多年,但出土时这些织物的色泽依然鲜艳无比。
同为矿物颜料的砗磲、孔雀石和雄黄
砗磲,生命周期可达数百年,最大体长可达一米多,被称为“贝王”。“砗磲”一名始于汉代,因外壳表面一道道呈放射状的沟槽,状如古代车辙,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砗磲”也就因此得名了。砗磲与珍珠、珊瑚、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在中国佛教中,砗磲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也被尊称为“七宝”。作为佛教七大宝石之首,它曾是佛陀们修行的至宝。
砗磲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的功效。由于砗磲是世界上最白的物质,所以被作为名贵的矿物颜料入画。砗磲跟珊瑚一样生长在热带水域的珊瑚礁上,成活率很低,把它从几十米深的海底捕捞上来不是件容易的事。《千里江山图》中就使用了砗磲颜料。在宋代砗磲是很贵重的宝物,而将砗磲磨成粉末当作颜料绘画,大概也只有财大气粗的皇室可以支撑吧。
凡是见过雄性孔雀开屏的人,都被它华丽美艳的羽毛吸引,孔雀石正是因为颜色和同心圆状的花纹如同美丽的孔雀羽毛而得名。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它是铜矿的风化带上出现的一种含有硫、铜的矿物,它的成分非常复杂,属于一种含水的半宝石。
孔雀石在巴西,孔雀石有“妻子幸福”的寓意。早在年前,古埃及人就开采了苏伊士和西奈之间的矿山,利用孔雀石作为儿童的护身符。我国古人认为孔雀石有吉祥如意和趋吉避凶的作用。而在西方孔雀石是被认为拥有神力的,这也就使得孔雀石的功效表现在了驱除邪恶,振奋精神,保卫平安。孔雀石还具有消除压力,平复情绪的作用。作为药石,它还有解毒、去腐、杀虫的作用。
用孔雀石制作的矿物颜料“石绿”在《千里江山图》中大出风头。正是有了以孔雀石为原料的“石绿”,《千里江山图》才拥有了一种“庄重的、超然的、自我满足的宁静”,这种宁静单纯而富有诗意。
因为“白娘子”的缘故知道雄黄,温婉娴雅的白娘子,喝下雄黄酒现出大蛇原形,每每想起都历历在目。中国自古有“信口雌黄”“雄黄入药”之说。雌黄和雄黄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砷化物,砷化物都有毒性,砒霜就是砷的氧化物。而雄黄与雌黄可能由于其不溶于水及其结构的稳定性所致,它们是低毒性的砷化物。雄黄、雌黄均可入药,具有解毒、杀菌、去燥湿的功效。
雄黄和雌黄也是主要的黄色矿物颜料。它们是共生矿,成分类似,因颜色深浅不同,古人以
雄黄雌雄视之,雄黄呈黄色,而雌黄呈带绿的浅黄色。在唐朝以前,因雄黄较为昂贵稀少,所以多用相对便宜的石黄替代。
矿物颜料具有色质稳定不易变色、覆盖力强、色相美丽且有光泽等优点,我国古代遗留下的经典壁画名作,就因运用矿物质颜料作画至今仍然色彩鲜艳明快、厚重富丽。矿物是地球给人类的馈赠,也正是由于一代代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将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珍宝采撷、提炼出来做成颜料,经由一代代画师谱写画卷描绘生活,将人类精神文化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