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医考前突破三化痰止咳平喘药开窍药
TUhjnbcbe - 2021/1/20 5:16:00

化痰止咳平喘药

1.善祛风痰的药物:白附子、天南星

2.生品宜外用,内服宜制用的药物:半夏、天南星、白附子

3.来源于天南星科的药物: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白附子

4.具有制酸止痛功效的药物:海蛤壳

5.具有降压的药物:马兜铃、桑白皮

6.治疗胃热呕吐的药:竹茹、枇杷叶

7.安胎的药:竹茹

通利二便:桔梗

8.既止咳又止呕的药物:枇杷叶、旋覆花

9.治疗瘰疬痰核的药物:半夏、白附子、浙贝母、川贝母、海藻、昆布、海浮石、海蛤壳

10.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消肿止痛。

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11.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解痉,外用散结消肿。

白附子:燥湿化痰,祛风止痉,解*散结止痛。

12.白前:降气,消痰,止咳。

前胡: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13.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润肺,散结消肿。

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散结消痈。

14.海藻: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

15.海蛤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制酸止痛,外用收湿敛疮。

海浮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尿通淋。

16.苦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外用杀虫止痒。

紫苏子:止咳平喘,润肠通便,降气化痰。

17.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偏于化痰)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偏于止咳)

18.紫菀:润肺下气,化痰止咳。

款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

百部:润肺下气止咳,杀虫灭虱。

19.葶苈子: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清肝降压,止血。

点击链接进群领资料

开窍药

1.特殊剂量

麝香:入丸散剂,每次0.03~0.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苏合香:入丸散剂,0.3~1g。外用适量,不宜入煎剂。

冰片:入丸、散,每次0.15~0.3g。外用适量,研粉点敷患处,不宜入煎剂。

2.来源于树脂:苏合香、乳香、没药、血竭

3.治疗噤口痢,无论虚实皆可用:石菖蒲

4.具有开窍的药物:麝香、苏合香、冰片、石菖蒲、牛*、皂荚、远志、蟾酥、郁金

5.治疗面青、身凉、苔白、脉迟之寒闭神昏要药:苏合香

6.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解*防腐生肌。

相同功效:开窍醒神,消肿止痛,生肌敛疮。

相同主治:

A.热闭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

B.胸痹心痛

C.疮疡肿*

安神药

1.特殊剂量

朱砂:只宜入丸、散服,每次0.1~0.5g;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琥珀: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外用适量。不入煎剂,忌火煅。

2.解郁安神:合欢皮

3.具有开窍的药物:远志

4.入药忌火煅:朱砂、琥珀

5.入心、肝二经的药:安神药、活血祛瘀药、补血药

6.具有纳气平喘的药:磁石

7.具有聪耳明目的药:磁石

8.磁石: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龙骨: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9.牡蛎:潜阳补阴,软坚散结,重镇安神;

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龙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相同功效:平肝潜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

10.琥珀:镇惊安神,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牛膝:逐瘀通经,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

相同功效:活血通经,利尿通淋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福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考前突破三化痰止咳平喘药开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