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镇安神药
一.药性特点
本类药物多为矿石、化石、介类药物,具有质重沉降之性。重则能镇,重可祛怯,故有镇安心神平惊定志、平肝潜阳等作用
二.适应证
——心神不宁实证
主治心火炽盛、痰火扰心、肝郁化火及惊吓所致的心悸失眠及惊痫、肝阳眩晕等证
1.朱砂
一.来源
《神农本草经》
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HgS)
主产湖南、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地,以产于古之辰州(今湖南沅陵)者为道地药材
二.归类
重镇安神药
三.药性
甘,微寒;有*;归心经
四.功效
清心镇惊安神,清热解*
五.应用
(一)心神不宁、失眠心悸、惊风癫狂
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最宜心火亢盛的心神不宁证;配伍后也可用于虚证心神不宁证
(二)疮疡肿*,咽喉肿痛
本品性寒,有较强的清热解*作用,内服、外用均效
六.用法用量
(一)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1-0.5g
(二)外用适量
(三)不宜入煎剂
七.使用注意
(一)有*,内服不可过量或持续服用,以防汞中*
(二)忌火煅
2.磁石
一.来源
《神农本草经》
为氧化物类矿物尖晶石族磁铁矿的矿石(Fe3o4)
主产于河北、山东、辽宁等
采挖后,除去杂石,选择吸铁能力强者(习称“灵磁石”或“活磁石”)入药。生用或取净磁石,照煅淬法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用
处方名——磁石、灵磁石、活磁石
二.归类
重镇安神药
三.药性
咸,寒。归肝、心、肾经
四.功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五.主治
用于惊悸失眠,头晕目眩,视物昏花,耳鸣耳聋,惊悸失眠,肾虚气喘
六.用法用量
(一)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
(二)入丸、散,每次1-3g
七.使用注意
(一)因吞服后不易消化,如入丸、散,不可多服
(二)脾胃虚弱者慎用
3.龙骨
一.来源
《神农本草经》
为古代大型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石
主产于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
全年可采,挖出后,除去泥土及杂质,贮于干燥处,生用或煅用
处方名——龙骨、花龙骨、煅龙骨
二.归类
重镇安神药
三.药性
甘、涩,平。归心、肝、肾经
四.功效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五.应用
(一)心神不宁,失眠心悸,惊痫癫狂
本品质重,有很好的镇惊安神之效,为重镇安神常用药
(二)头晕目眩
(三)滑脱诸证
本品味涩,煅用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凡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之证,皆可用之
(四)湿疮痒疹及疮疡久溃不愈等证
本品煅用具有吸湿敛疮,生肌之效
六.用法用量
(一)煎服,15-30g;宜先煎。外用适量
(二)镇静安神、平肝潜阳多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
七.使用注意
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4.琥珀
一.来源
《名医别录》
为古代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年久转化而成;从地下挖出称“琥珀”或从煤中选出的称“煤珀”
主产于广西、云南、河南等地
二.归类
重镇安神药
三.药性
甘、平。归心、肝、膀胱经
四.功效
镇惊安神,活血化瘀,利尿通淋
五.应用
(一)心神不宁,失眠心悸,惊痫癫狂
(二)血瘀证
入心肝血分,有活血通经,散瘀消癥作用,可用治血瘀肿痛、经闭痛经、心腹刺痛、癥瘕积聚等多种血瘀证
(三)淋证、癃闭
六.用法用量
(一)研末冲服,或入丸、散,每次1.5-3g
(二)外用适量
(三)不入煎剂
(四)忌火煅
七.使用注意
阴虚内热及无瘀滞者忌服
陈皮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