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解表散邪
芳香药以其疏散之性,外走肌表,开宣毛窍,具有芳香疏泄,解表散邪之功。薄荷、香薷、胡荽(香菜)是代表药。三、悦脾开胃芳香药善入脾胃经,有加强脾胃运化、振奋食欲、悦脾开胃的功效,如木香、檀香、沉香、丁香、香橼、佛手、甘松等,可以治疗脾胃之滞,不思饮食。有些自身香气不浓,炮制后功效加强或改变,炒谷芽、炒麦芽、炒神曲等,是纳谷消食上药。
(中药炮制方法有多种,后期详细介绍。炒制是其中一种,有炒焦、炒炭的之分,中医理论里有“焦香助脾”、“炭类止血”之说,脾胃虚寒之人可食用炒货,体质偏于阳热之人食炒货极易上火。)
四、化湿去浊芳香药能疏通气机,宣化湿浊,消胀除痞,复健脾运,即运脾化湿,苍术、厚朴、藿香、佩兰、草豆蔻等芳香化湿的代表药,用治湿浊中阻、脾失健运、痞满呕吐等病证。
五、通窍止痛
芳香药行散走窜,芳香上达,通窍止痛,辛夷、薄荷、白芷、细辛为上行头目,通窍止通的代表药,主治鼻渊、鼻塞、头痛、齿痛等。川芎更是上行头目、下调血海、中开郁结。
六、行气活血
疏散气机、通达经络、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消肿散结。如香附、玫瑰花、乌药为芳香疏泄、行气活血、调经止痛的代表,主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哦啊哦胸胁胀痛等证。乳香、没药、麝香行气活血、通经止痛,散结消肿,主治气滞血瘀、心腹诸痛、癥瘕积聚、痈肿疮*等。
七、开窍醒神
芳香辟秽、开窍启闭,苏醒神志。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等是芳香开窍的代表药,主治邪蒙心窍,神志昏迷等证。
中药的作用本就是通过“气”、“味”体现的,以其气、味之偏,纠正人体阴阳气血之偏,以致中和。还是反复在提的以偏纠偏。
各地各级中医诊疗机构都有制作纯中药香囊,多用芳香化湿、芳香开窍、祛风除湿、理气活血、疏风通络、散寒止痛等中药。有安神助眠、宣通鼻窍(治疗鼻炎)、散寒除湿(针对风湿关节痛等)多种功效。论其原理,无非是中药粉剂以及气味、挥发性成分舒缓、持久地作用于人体,或未病先防,或慢病缓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