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张仲景如何用降逆法
TUhjnbcbe - 2022/6/20 16:28:00

小编导读

降逆法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治法,包括清热降逆、和胃降逆等。仲景著作中的不少内容都体现了降逆法的运用,他在何种情况下运用降逆法?哪些方药中蕴含着降逆法之理?一起来看下面这份总结吧。

1.化饮降逆

本法适用于痰饮上逆的咳喘、肺胀等病。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汤主之,此为外寒内饮合邪导致肺气上逆的咳喘,当用温化痰饮降逆法。射干麻*汤偏于治疗喘甚者,如饮邪偏盛,宜用小青龙汤,其中射干、半夏、紫菀、款冬、麻*以降气化痰平喘,细辛、干姜温化痰饮。若痰浊壅盛者,则用皂荚丸涤痰降逆、清化降逆。

仲景对病属饮热郁肺气逆的肺胀咳喘,属热重于饮者,用越婢加半夏汤;饮重于热者,用小青龙加石膏汤;饮热并重者则用厚朴麻*汤,常用麻*配石膏发越水气清里热,厚朴、杏仁、半夏、生姜降逆蠲饮,还用小麦清养肺气,枣、草调和安中。另有清化热痰的小陷胸汤,可涤痰清热、辛开苦降以治疗痰热互结肺失清肃的小陷胸证。

清热降逆

对于火热导致气逆的呕吐呃逆和心下痞满等证宜用本法。清热降逆止呕,病由胃肠实热使腑气不通,势必上逆则见“食已即吐”。仲景用大*甘草汤治疗呕吐,乃“上病下取”之意。泻热降逆消痞,此法在《伤寒论》治无形邪热结于心下、气窒不通的心下痞满证。治用麻沸汤浸泡的大**连泻心汤以泻无形邪热之结。

和胃降逆

《金匮要略》中三半夏汤为此法的代表方均能和胃降逆化饮,但主治各有所长。

小半夏汤中,半夏量倍于生姜,以降逆为主兼和胃化饮,可用于各种呕吐之证,故有“呕方之祖”之称。生姜半夏汤,用生姜汁倍于半夏,当以化饮为主,治疗寒饮上阻“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的胸中烦闷证。半夏干姜散,则二药等量,治疗中阳不足的寒饮呕逆证。仲景对胃气被寒阻气滞的干呕呃逆者,用橘皮汤以理气和胃、通阳降逆,若为误下导致中虚邪陷,胃气上逆的心下痞满、呕吐下利病证,宜用半夏泻心汤以和胃降逆消痞,此方包含了辛开苦降、寒温并用、阴阳兼调等多种治法。

泻肺降气

此法适于肺气壅塞不降之证。此证在《金匮要略》中有两种情况。一者肺痈初起,肺壅气闭,见胸满而胀、咳喘面肿等症。一者见于支饮病痰饮支撑胸膈,见咳逆倚息不得平卧症状。

仲景认为此两证属肺气内壅上逆而致,取“异病同治”之意,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以葶苈子泻肺攻饮,佐大枣安中而缓和药性使泻而不伤正。

本方是泻肺降气法代表方,为泻肺峻剂,适于肺痈初起,表证已解而脓未成,肺壅甚而形证俱实者。如表证未解,尤在泾主张当先解表,宜服小青龙汤或在本方中加宣散之品以表里分解。若饮停胸胁壅阻肺气者,可用十枣汤泻肺逐饮。而对肺寒气逆的咳喘轻证,宜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以标本兼顾。

调肝降逆

清肝泄热降逆法适于时感从少腹有气上冲咽喉的奔豚病。仲景认为由惊恐致肝气郁结,化热上冲所致,当用奔豚汤以清泄降逆,药用李根白皮为君以疏肝下气。肝苦急而欲散,用姜夏生葛散之,甘草缓其急,*芩清郁热,《别录》云:“李根皮大寒无*,止心烦逆奔豚气。”考《外台秘要》载奔豚方十三首,用李根白皮有八首,可知其是治肝气上逆奔豚的主药。

温肝降逆止呕,《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茱萸汤主之。”此条说明肝寒夹饮犯胃,循经上冲颠顶致头痛干呕,宜用吴茱萸汤。吴茱萸温肝暖胃、降逆止呕,生姜散饮,参、枣补中以防木邪侮土。诸药使肝寒得温,逆降饮去,则头痛可愈,干呕得止。

泻心降火

泻心汤为此法代表方。其适用于心火亢盛,迫血妄行,阳络损伤的吐血衄血、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病证。方用大**连*芩之苦寒以上清下泄,泻心降火。大*能釜底抽薪,且上血不留瘀使火降血止神安,故张璐云“大*乃救心包蕴热之专药”,又因心与小肠相表里,故此法还可配用导赤散,导心经之热从小便排出,前后分消热势。

总之,用收敛止血药治疗血证,效果不佳时,合用泻心降火法则能收到理想的疗效。故后世唐容川止血四法,缪仲醇止血三诀亦即由此而来。

平肾降冲

桂枝加桂汤为本法代表方。章虚谷云:“桂枝加桂汤,平肾邪而调营卫则表里通和。”若平肾邪宜加肉桂,方有执认为:“加桂者,桂走阴而能伐肾邪,故用之泄奔豚之气。”

此法不限于奔豚病,仲景还变化运用于多种病证,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载有误服小青龙汤后出现下焦气逆上冲的变证,对感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伴头眩肢厥者,用本法敛气平冲,以桂苓五味甘草汤引逆气下行。后世医家经验,用本法时加赭石、苏子加强平冲作用,冲气止后再用苓桂术甘汤加五味子善后,以收全功。

清养降逆

此法乃为肺胃阴虚,热伤气阴证而设。对虚热型咳喘,宜用此法,以麦门冬汤清养肺胃、敛火下气。此方配伍妙在用麦冬七分、半夏一分,既能清养降逆,又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参、草、枣、粳米养胃益气生津则虚火自敛。医家谢映庐常用此方治咽喉窒塞和梅核气,每获良效。

若为胃中虚热上冲吐逆证,仲景用橘皮竹茹汤以清降益气和胃,陈灵石说此方一寒一热,一开一阖,后世丁香柿蒂散即从此方套出。

另外,仲景对伤寒病后体虚,余热未尽见虚羸少气欲吐者,亦用本法,以竹叶、石膏汤,即麦门冬汤去枣加竹叶、石膏,清热生津,补虚降逆。

通阳降逆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云:“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附子粳米汤主之。”此条说明病机是脾胃阳虚、寒气上犯导致的腹痛呕吐,用附子粳米汤,方中附子温阳止痛,半夏降逆止吐,粳米、枣、草缓中补虚。《小品方》中还用此方治心痛如刺证,如寒甚可加蜀椒、干姜。

若属脾肾阳虚,寒饮上冲的四肢厥逆证,则用赤丸,药有乌头、细辛治沉寒痼冷,茯苓、半夏蠲饮降逆,此药用朱砂为衣,故名赤丸。如为胃虚寒饮上逆的恶阻,宜干姜人参半夏丸。

益气降逆

本法适于治疗气虚而致气机上逆的呕吐嗳气、腹胀、痞证等病。仲景对“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虚气逆胃反证,治用益气降逆法。

方用大半夏汤,以半夏降逆止吐,人参、白蜜补虚润燥,此法对不完全性幽门梗阻及顽固性神经性呕吐有效。若为误用汗、吐、下法后致胃虚气逆夹痰,见呛气、心下痞硬者,当益气降逆、和胃化痰,用旋覆代赭汤。后世医家用此方治疗梅尼埃病和脑膜炎后遗症等致眩晕呕吐者。

如属脾虚气滞而逆见腹胀满者,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即合“塞因塞用”之者,本方补而不壅,消不伤正,消补兼施。《类聚方广义》载本方治疗霍乱吐泻,腹满痛等,可知此法属降逆法中之变法。

中医治法书系

临床上,在对患者的病证有了一定的判断之后需要确定相应的治法,并在治法的指导下遣方用药,故治法是中医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理气法是治法之一,在临床中多有运用,想全面了解理气法,不妨看看这本书吧。

《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是《中医治法临床应用技巧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气法概述,分别介绍了理气法的历史源流、治法分类、常用药物和方剂,以应用注意。第二部分为理气法的临床应用,通过丰富的临床案例对理气法在各个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释,颇具临床指导价值。案例典型,分析到位,对临床医生及医学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往期精彩推荐RECOMMEND

路志正:冠心病的治疗关键为何在“脾胃”?

“中国国医节”特别盘点:必须收藏的中医药经典节目清单!

灸贴进入最新新冠治疗方案,关节止痛也功效不凡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内容选自《理气法临床应用技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殷东风主编),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悦读中医(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仲景如何用降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