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今年的最火年货是什么?口罩!乖乖宅家的宝宝们,外出补充生活必需品的时候,大家都戴着各种各样的口罩,材质不同,价格也不同,功能更不同。但不外乎都是保护住口鼻,用绳带固定在双耳或头部。而我国古籍《礼疏》中记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中也记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古代的口罩长什么样?又是干什么用的?让我们穿越历史,细数神奇的口罩设计吧!
神圣口罩
口罩的英文有mask和respirator,前者侧重遮面意图,后者强调人工呼吸功能,这也完美表现了口罩的两大作用。而最早的口罩,可能诞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古代波斯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祭司在进行宗教仪式时,选择用布包脸来阻挡平民气息,一些古墓中就雕刻有这种场景。
膀胱口罩
口罩第一次保护呼吸系统的原材料竟是膀胱?!
公元一世纪,古罗马的时髦女子们酷爱化妆,而唇膏是以铅丹(红铅)或朱砂(红硫化汞)这两种有*材料制成的,真是致命红唇啊!博物学家普林尼(Pliny)为了避免粉碎朱砂时吸入致命粉尘,就曾利用动物膀胱捂住鼻子。
御前口罩
如今我国食品安全生产标准规范,要求员工佩戴过滤式口罩,防止操作人员口腔飞沫进入所制食品中。早在十三世纪左右,中国元代皇帝也意识到了食品卫生重要性,他的厨师和侍者都要蒙上蚕丝与*金线织成的丝巾捂住口鼻,以防止其口气污染御食。远道而来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就将此情景记录在了他的著名游记中。
鸟嘴面罩
现代的口罩多是贴合面部的较扁平型,以下介绍非主流。十四世纪起,黑死病肆虐欧洲,几乎夺走了一半的人口,如今它依旧是“世界卫生组织”严防死守的烈性传染病之一。
十六世纪的法国医生查尔斯(CharlesdeLorme)设计出了包住整个头部的鸟嘴面罩,眼眶区域使用玻璃镜片保证视觉,长长的鸟嘴中则填充有香料和药物,如薄荷叶、樟脑等,起到一定过滤、消*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医生的全套装备相当恐怖,还有黑色宽沿礼帽、黑色皮革披肩、长袍、长裤、手套、鞋子和手杖。但由于仍不能完全阻挡病菌传播,导致这些瘟疫中的“逆行者”反被人视为死神的化身,更成为了哥特及蒸汽朋克的经典文化象征。
求生口罩
大家都知道火灾逃生中,为了防止高温有*烟雾吸入肺部,一个有效的措施就是将毛巾沾湿后捂住口鼻。而早在十六世纪,意大利著名画家、发明家达·芬奇(LeonardoDiSerpieroDaVinci)就提出了这种“口罩”自救方案。
专利口罩
有*有害工种从业人员都要佩戴防*面具进行劳动保护,过滤原理与针对性与口罩不同。年,美国人刘易斯·哈斯莱(LewisP.Haslett)为矿工设计了一款口罩,利用单向阀门控制呼吸气流,且可使矿井内的空气经过湿羊毛、木炭等物质过滤后吸入口鼻。虽然并不能有效应对有*物质,但是这种轻便的设计在次年获得了第一个防护口罩的专利,堪称口罩史上的里程碑。
手术口罩
年,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的“鹅颈瓶”实验充分证明了空气中有细菌存在。这成为了现代口罩出现的转折点,年,德国病理学家莱德奇因为发现带菌唾液会在空气中传播从而使裸露伤口感染,提出医护人员在手术时应用纱布掩住口鼻,事后证明这大大降低了病人伤口感染率。
年,英国外科医生在此基础上加入细铁丝加固定型,使纱布更为立体挺括,改善了呼吸不畅和易被唾液汗液弄湿的情况。
年,法国医生保罗伯帝用六层纱布制作成口罩,并缝在手术服的衣领上,就像前置的衣领可以翻折。后来,口罩逐渐演化成自由系结的形式,用环形带子挂在双耳上。没错,这也就是现代口罩的诞生。
伍氏口罩
二十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鼠疫泛滥,留洋回国的华人医学家伍连德发明了一种用两层纱布制作的口罩,制造简单,材料易得且成本低廉,被称为“伍氏口罩”。
在年4月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得到了广泛赞誉“伍连德发明之面具,式样简单,制造费轻,但服之效力,亦颇佳善。”这真是国货之光啊!
以下分享一些现代口罩,无广告,排名不分先后哦。
N95口罩
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for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于年颁布了呼吸防护用品认证,该系列分为N、R、P三种。
“N”指不适合油性的颗粒(Notresistanttooil),“95”是指在NIOSH规定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95%,而N90则在同样条件下,过滤效率为90%。
3M口罩
年,3M公司(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MinnesotaMiningandManufacturingCo)就开始设计和生产口罩了。当时3M拥有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滤棉的面料专有技术。这时一名员工从女性一次性内衣中得到灵感,大胆提出了开发捂住口鼻的用品,以保护采矿、冶炼等危险行业的工人健康。高效过滤的防护技术,以及贴合面部的曲线设计,满足了专业防护到民用防护的各级需求。
Bo-Bi口罩
日本的忍者面罩把面部遮的只见杀气的目光以隐藏身份,和公共卫生并不相关。但岛国发明的单副售价一千多人民币的Bo-Bi(日语“防备”发音)口罩,必杀技则在于其十层过滤网眼,可阻挡99%的细颗粒和病*。每层功能各异,据说还能保护妆容与防止眼镜起雾等,可谓适合各类人士。号称清洗多次后依旧能够保证效果重。真可谓劲拉又劲拽、劲洗又劲晒!
WoobiPlay口罩
近年,新加坡科技公司爱莫生(Airmotion)与丹麦设计工作室KiloDesign合作推出了一款专为5-14岁儿童的口罩WoobiPlay。将尖端纳米过滤科技与时尚色彩结合,解决了传统口罩透气不佳的问题。孩子更能通过设计手绘贴纸等,创作出自己独特的口罩样式。
爱宠口罩
人类在保证自身健康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呵护宠物的成长。年,日本公司推出了“OPPOquackclosed”口罩,形状酷似鸭嘴,材料为柔软的硅胶,有多种颜色及尺寸。作用为纠正宠物狗乱咬、乱叫或随便捡食等不良习惯。
各位有什么推荐,欢迎留言分享。共祝我们早日脱下口罩,健康相对!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