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你知道价值千万的天珠到底是什么古法
TUhjnbcbe - 2023/1/15 18:48:00

关于天珠这种古董我之前写过很多鉴定方法和历史的传承,今天就稍微扩展一下,讲讲天珠的制作工艺。同时也讲一下为什么风化纹、朱砂点和透光与否根本不是天珠历经千年岁月所必要具有的特征,文章开始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我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蚀花”工艺。

“蚀花”简而言之就是让天珠表明的图腾花纹像镶嵌那样深深地嵌入珠体当中,既然用到了“蚀”这个字,那么其制作方法自然和化学反应挂钩。早些年间西藏的工匠们向西亚学习了表面蚀花技术,后来便逐渐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蚀花之路。首先他们先用不同配方调制出一种天然萃取的植物碱混合溶剂,然后将其均匀地刷在玉髓玛瑙质的珠体之上,通过高温加速其反应,让颜色深深地沁入珠体之中。待其完全固化之后,再用同种方法配以不同配方的草木碱溶液再次向珠体表面上刻蚀花纹,如此往复再进行一次高温固化便完成了一颗天珠的制作。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不过在那个器具匮乏的西藏来说,要做出一个品质合格的天珠可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程。

下面再说一下蚀花工艺与珠体密度之间的关系,首先这种蚀花的方法会对玛瑙或玉髓材质的珠体上可改变其密度和硬度。因为在不同的天珠上我们常会看见这样一种“分层”的现象,尤其在黑白珠上最为常见。通常我们会看见黑白珠黑色部分十分的细腻,而白色部分略显僵硬。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草木碱的PH值并没有调节到最适度,而那些咬色十分漂亮并且黑白之间过渡自然的珠子就是PH值调节适中的结果。同样经过这种蚀花之后天珠本身的密度也会变得致密,当然珠体的硬度也会增强。

既然说到了密度那就顺便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我们口中的“好材质”天珠吧,首先要明确一点就是既然这是一种工艺珠,其定然不同于玉石玛瑙密度越高其质量就越好。相反很高的密度反而造成天珠整体蚀花效果差,降低美感。为了我们能便于理解这种蚀花工艺,可以暂时肤浅地将其比作一种“渗透”现象。古代工匠们很难将草木碱溶液配制的刚好达到适宜的PH值,所以如果珠体密度很高,草木碱溶液是很难渗透进去的,这样就造成了表面是很轻浮的一层花纹。

但好的工艺如果配上密度低的珠体却会让其咬色更加融洽,并且材质密度低在历经千年后表明会生成新手很爱看的“风化纹”。当然话说回来,真正高品质的天珠还要本身材质密度高加上好的工艺才能造就,不过两样条件再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很难实现。由此也说明一点,若天珠本身的材质密度较低那么很容易形成风化纹,但若密度很高并且保存环境好则也可能历经千年并不会有风化纹的出现,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新手常说的“风化纹”根本不是天珠的鉴定标准之一。

但除了风化之外沁色却是实打实的标准,分子间是不断运动的,那些土埋珠长时间与土壤中的金属离子不断接触,珠体表面密度差一下的自然会有沁色进去。换而言之这就是大自然的天然“蚀花”作用,所以无论人工还是自然的“蚀花”作为天珠本质的玛瑙自身材质的优良对天珠品质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于文尾再说一点那就是很多人崇尚的那些“朱砂点”,其实他们除了增添美感之外也不是鉴定标准,很多人都认为朱砂点是经过人体佩戴才会有的,其实这一点就是反科学。其实很多玛瑙天生就带有朱砂点,学过初中化学的人都知道那只是三价铁离子形成的化合物而已,根本不是所谓千年老的标准之一。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价值千万的天珠到底是什么古法